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中资股在港市值占比创近12年新低

时间: 2017-05-16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已累计上涨15.32%,而恒生国企指数与红筹指数则分别累计上涨11.23%与9.95%。这意味着在香港股市整体上涨背景中,中资股已明显跑输香港本地股。 香港中资股表现偏弱 香港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香港主板市场上,截至2017年4月30日,H股及红筹股的市值占港股总市值比例为40.3%,创2005年以来新低。其中,H股市值占比为21.23%,红筹股的市值占比为19.08%,均较去年的占比有所下调。在创业板市场上,H股及红筹股的市值占比为6.89%,虽然较2016年6.55%的数据有所上调,但同样处于过去14年间的低点。 根据数据,近20日以来,香港恒生指数上涨5.33%,但恒生国企指数仅上涨2.8%,恒生红筹指数则下跌0.88%。若以201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作为参照,香港恒生指数至今累计上涨15.32%,恒生国企指数则上涨11.23%,恒生红筹指数上涨9.95%。 香港南华金融研究部高级策略师岑智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资股跑输恒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资对中资股的看法,主要是最近内地A股走势比较疲弱,很多投资者就把国企指数和红筹指数当作了A股的替代品。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投资者对香港本地股的公司基本面相对更熟悉,成长性也更加看好,使其产生了一定的流动性溢价。且这两年人民币资产被普遍看空,估值明显承压,而大部分港股中资公司收入是以人民币计,汇率贬值带来了盈利的恶化。两重效应叠加,造成了香港中资股的偏弱格局。 投资信心将恢复 尽管目前中资股跑输香港本地股,但对于后市情况,机构与专家仍然相对乐观。光大证券研究指出,港股的低估值及高股息回报率,能够继续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企稳,国企业绩增速见底回升,国际投资者对中资企业的投资信心逐步恢复,预期国指与恒指的估值差距将收窄。 摩根士丹利也发布报告称,内地目前经济改善情况较预期理想,房地产资金转投A股市场及宽松的货币及财政环境,均利好离岸中资及港股市场。此前摩根士丹利已经将香港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预期同时上调,目标分别调高到30500及13000点。 岑智勇表示,最近很多资金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来到香港,积极买进中资股,让国企指数与红筹指数出现了很好的反弹,也支撑恒生指数向好。另外一方面美国科技股表现良好,拉动包括腾讯在内的权重股上涨,未来如果恒生指数能够继续企稳24600点,就能够上望26000点。 中金公司也认为,港股市场后续走势可以继续看好。中金对恒生国企指数2017年的指数目标是11500点至12000点,且这一指数目标不排除继续被上调的可能。 在投资策略方面,光大预期,中资金融股大涨后,资金料转向其他落后中资板块,包括能源、运输、消费服务、食品饮料等。摩根士丹利则特别看好股本回报率较高、杠杆比率较低及受惠于经济结构性转型的新经济股,原材料股亦可得益于基建投资对商品的庞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