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证监会严查财务舞弊虚假陈述

时间: 2017-05-13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昨日表示,证监会日前对山东墨龙案和雅百特案相关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这是证监会今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一批案件中首批进入处罚告知程序的案件,证监会将坚决依法全面从严查处财务舞弊、虚假陈述及其伴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把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信心、化解潜在风险放在突出位置。 据张晓军介绍,自3月24日部署开展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一批9起案件查处工作以来,证监会稽查部门集中调配组织力量,对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线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目前,1起案件因涉嫌犯罪已经移送公安机关,2起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其他案件已经完成现场调查,将陆续移送审理,相关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第一批案件涉案主体违法手段多样、违法类型交织,有的为了实现重组上市时的业绩承诺,虚构承揽境外工程项目进行财务造假;有的为了避免多年连续亏损触发退市条件,提前确认收入,将亏损虚构为盈利;有的为了完成所谓的“业绩承诺”,避免触发股份注销条件,人为调节利润;有的在工程项目没有具体实施的情况下,声称重大工程已经完工。调查还发现,有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指使下属财务舞弊,在重大信息依法披露前违规减持;有的公司高管利用职务便利,控制上市公司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其中,雅百特于2015年至2016年9月通过虚构海外工程项目、虚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等手段,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5.8亿元,虚增利润近2.6亿元;山东墨龙自2015年以来,为了粉饰季度报告、半年报财务数据,通过虚增售价、少结转成本等手法,虚增净利润,将2015年、2016年的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净利润由亏损披露为盈利。 张晓军表示,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石。违规披露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也严重抹黑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对此,证监会始终保持从严监管的高压态势。调查工作中,稽查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决依法全面从严查处财务舞弊、虚假陈述及其伴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把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信心、化解潜在风险放在突出位置。一是与其他监管条线加强沟通,密切协同,严防涉案企业“带病融资”,努力减少违法行为对市场秩序的外溢影响。二是进一步密切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公安机关的执法协作,对财务舞弊涉及的资金动向进行全面调查,夯实认定违法的证据。三是坚决追究违法中介机构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突出强化中介机构核查验证、专业把关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其证券市场“看门人”作用。四是及时发布执法信息,警示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参与市场活动,形成有效执法威慑。 张晓军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对涉嫌违法的责任主体严肃依法处理。涉及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触发退市条件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中介机构涉案符合立案标准的,一并彻查严处。相关个案的查处结果,证监会将及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