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领涨 恒指创阶段新高
时间: 2017-05-1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港股市场一直以来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然而今年5月港股开局良好,这个魔咒似乎要被打破。10日,恒生指数高开后持续拉升并突破25000点,最高见25164.97点,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报25015.42点,涨0.51%;国企指数报10227.42点,涨0.97%。
分析人士认为,港股市场近期上涨一方面是因为此前估值偏低,另一方面也与南下资金扫货有关。
中资金融股大涨
10日,中资金融股大涨。其中,中国平安(02318.HK)上涨3.76%,报45.5港元,领涨蓝筹,股价也创2年来新高。另一保险巨头中国人寿(02628.HK)上涨2.11%,报收24.15港元。新华保险(01336.HK)10日再度上涨1.62%,报收40.7港元。中国太保(02601.HK)亦涨1.24%。
有机构认为,2017年一季度上市险企延续较好的承保状况,净利润增速高于上年同期,净资产普遍环比正增长。2017年投资资产增长较快,投资收益率预计全年保持稳定。
花旗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内地监管部门已于过去六个多月中多次出手,一系列行动显示出监管日趋严格的态势,有助于降低来自中小型险商的不理性竞争,同时让大型险商的融资成本降低、市占率提升并改善利润率。
其它金融股方面,中国银行(03988.HK)涨1.34%,工商银行(01398.HK)上涨1.19%,建设银行(00939.HK)上涨1.12%。
南下资金规模有望扩大
10日,沪市港股通成交净买入26.28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净买入1.57亿港元。从近期数据观察,南下资金进入港股市场的趋势仍然明显。
随着南下资金不断流入,其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一些机构预测,未来南下资金占成交量比例可能达到30%-40%,南下资金对港股市场的话语权会越来越重。
业内人士分析称,过去两年港股年均跌幅为4%-5%,使得港股估值持续走低,形成了一个价值投资的洼地。现今,大量资本涌入估值偏低的港股,加上内地投资者借助港股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兴趣提升,合力推动了今年港股的上涨行情。
高盛预计,2017年南下资金规模可能达到3700亿元,较去年增长70%。而且,近期南下资金主要配置于低估值、高股息标的,明显是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基于长期角度进行的资产配置,有别于投机资金的短期市场炒作。
展望后市,有机构认为目前全球宏观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状况对港股的影响相对中性,但全球主要股市横向估值比较和内地南下资金产生的市场动能,以及市场走势技术面等方面均偏乐观。综合来看,年内港股市场依然乐观,虽然短期受各种因素影响,港股有回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