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看市:“鱼尾”刺多 谨慎对待
时间: 2017-05-09 文章来源: 中证网
券商分析认为,沪综指跌破年线,年线争夺战正式打响,去杠杆短期有阵痛,仅靠存量资金难以出现较有力度的超跌反弹,但“稳”是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主基调,在此思维下,耐心等待市场“先破后立”的机会。出口基本乐观 进口短期承压
5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4月份外贸数据: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219.6亿美元,同比上升9.7%。其中,出口1800.04亿美元,同比增速8.0%;进口1419.56亿美元,同比上升11.9%;贸易顺差380.48亿美元。
平安证券认为,4月份进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调。出口增速略有回落,但基本继续保持了向上的势头,而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和当前有明显改善迹象的中美关系,是对未来出口继续保持乐观的重要支撑。进口方面,作为我国需求端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逐步趋冷,而4月重要生产资料进口量的大幅下滑一定程度上也是内需走弱的信号,同时,当前扭头向下的生产资料价格和不断上升的价格基数,也将继续对进口增速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之下,虽然当前进口增速仍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预计未来将面临进一步回调。预计5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为9.0%,进口金额同比增速为8.0%。
光大证券认为,4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出现波折,但是全球制造业共振回暖趋势不变,对中国出口贸易仍形成支撑,预计净出口全年对GDP增速将贡献0.2个百分点。进出口价格走势分化在未来几月可能相对明显,有助于中国贸易顺差扩张,但受与美百日贸易谈判以及贸易平衡政策影响,尽管本月贸易顺差较上月增长近50%,未来贸易顺差扩大仍有波动概率。
国金证券认为,未来看,短期内工业生产趋向放缓,而价格涨幅也将有所收窄,叠加基数抬升下,二季度进出口增速也将有所承压。具体来看:进口端主要受制于补库存需求从主动向被动过渡叠加价格因素的衰减,而出口端上看,4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而美国二季度经济大概率将超预期回升,出口增速短期内仍有一定支撑。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上看,在货币条件收紧和监管强化下,资本项下的流出压力将有所减轻,人民币的压力更多的体现在经常项目下,因此未来短期贸易顺差存在上升的空间,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的支撑。
耐心等待市场“先破后立”机会
招商证券认为,昨天国内金融市场继续股市、债市双杀,沪指失守年线,创业板逼近两年大底。其中个股跌幅较大很大一部分来自沪指跌破年线诱发的止损行为,有些缺乏流动性的高高在上的个股出现突然跌停。而近期被市场追逐的强势股也发生显著补跌情形。从基本面看,4月份PPI、PMI、进出口数据均大幅不及预期,环比回落明显,经济周期复苏证伪的预期正在强化,因此大消费、中游制造的杀跌可能不仅仅是补跌,而是预期恶化所致的连锁反应。
技术上看,沪指失守牛熊线——年线,创业板两年大底岌岌可危,破位后指数存在反抽支撑位的可能性,但是各指数均线系统呈现明显的空头排列,仍需谨慎对待。
整体而言,在监管加强、资金面紧平衡的政策市背景下,市场预期发生恶化,市场仍处于“去杠杆”的短期阵痛中,仅靠存量资金难以出现较有力度的超跌反弹。但也要看到,“稳”是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主基调,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底线。底线思维下,耐心等待市场“先破后立”的机会。中期仍建议逢低布局低估值优质成长股以及兼具主题和基本面双重机会的大环保和交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