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调整存在惯性 长债难言触底

时间: 2017-05-0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资金面回暖及基本面释放利好,依然未能阻挡住债券市场调整的步伐。8日,债券期、现货市场继续下挫,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触及4.3%,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升破3.6%。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持续显现,债市下跌具有一定惯性,应继续侧重防御,伺机把握可能出现的超调后修复机会。 收益率再创阶段新高 进入5月以来,债券市场跌跌不休。8日,市场资金面延续改善势头,当日公布4月中国进出口数据双双回落且不及预期,但债市对这些利好反应麻木,现券收益率继续走高,期债亦全线大幅收跌。 昨日,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双双升至关键位置。8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10开盘首笔成交在3.57%,略作休整后拾级而上,早盘最高即成交到3.605%,午后进一步上行至3.615%,尾盘成交在3.61%。上周首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站上3.5%,带动长债收益率再创去年底调整以来新高;本周首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站上3.6%;从中债估值收益率上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行至22个月高位。而之前有不少分析师预测,3.6%将是本轮调整10年国债利率的顶。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预期的“顶”同样已被突破。8日,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70210全天低开低走,成交利率从4.26%一路上行至4.31%,全天涨近5BP。从中债收益率曲线上看,上一次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高于4.3%还是在2014年底。之前亦有部分分析师表示,4.3%是10年期国开债本轮利率上行的顶。 8日,中金所国债期货全线大幅收跌,10年期债主力合约T1760早盘高开低走,午后低位震荡,收报94.840元跌0.305元或0.32%。自5月2日算起,期债自进入5月以来尚无一日收高,T1760合约已下跌超过1元,跌幅1.12%。虽然10年期债价格距年初低点尚有近2元空间,但面对现货持续弱势,期债不跌压力值得关注。 调整方向难以逆转 昨日资金环境和消息面信息是整体利好债市的。一方面,月初流动性紧势继续改善,主要期限回购利率延续下行,另一方面,昨日海关总署公布的4月份进出口数据双双出现下滑且不及预期。 市场人士指出,上周初流动性呈现反季节性紧张,对债券市场打击很明显,从后半周开始,资金面紧势逐步缓解,对市场冲击最剧烈的阶段已过去;在4月PMI数据走低后,新近公布的外贸数据则进一步表明经济基本面可能正朝利好债市的方向发展。然而,最近债市明显表现出对利好信息的麻木,这也说明当前市场谨慎氛围浓厚,调整存在惯性。 监管趋严与流动性偏紧仍是当前债市面临的两大风险因素。业内人士指出,近一段时间,金融监管政策不断加码,配合偏紧的流动性环境,金融去杠杆进入实质推进期,作为上一轮加杠杆主要对象的债市首当其冲。往后看,只有在银行体系杠杆进一步去化,以及过去较为明显的监管套利和同业空转行为受到抑制后,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才可能出现明显松动。在此之前,债市恐将持续面临监管政策风险和流动性偏紧压力,相比之下,源自基本面等利好尚不明显,因此,利率上行趋势难以逆转,加上市场情绪的影响,市场波动易加剧甚至出现超调。 业内人士表示,在债市收益率创下阶段新高后,继续上行的空间未必会很大,但方向难言逆转;二季度处在监管强化窗口,到期委外规模不小,金融去杠杆的影响还将持续显现,流动性也处在易发波动期,今后一段时间债市波动风险仍较大,建议继续侧重防御,等待利率超调后修复机会,利率走势与基本面背离扩大或孕育中期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