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时代FOF投资广受关注
时间: 2017-04-29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已上报的首批公募FOF近期获得了证监会的首次反馈,FOF投资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公募FOF还是私募FOF发展空间都很广阔,FOF是双重的优中选优,特别适合银行资管、保险资管等资金体量较大、资金期限较长、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投资者。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FOF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美国FOF的资产总规模已经逼近2万亿美元,占共同基金资产规模的10%左右,FOF细分类别达到40余种,机构投资者占比85%以上。我国FOF总规模还非常低,若能达到当前共同基金资产规模10%左右,就是8000亿至10000亿元,这还未考虑到我国共同基金在全社会财富占比中较低的配置比例。
王群航表示,资产配置能力是FOF的核心竞争力,而根据海外实证研究,总投资回报的93.6%由资产配置决定,剩下6.4%由市场时机、证券选择和其他因素决定,未来要转向赚资产配置的钱。
王群航认为,FOF填补中国资产频谱的空缺,特别适合银行资管、保险资管等大资金。中国缺少连续的资产频谱,固定收益资产长期收益偏低,增值效应不强,权益资产波动性偏大,难以长期持有。FOF可以提供市场上缺少的产品类型,而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特别适合银行资管、保险资管等资金体量较大、资金期限较长、风险偏好较低、收益要求不高、风格相对稳健的机构投资者。
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投资经理朱坤认为,FOF对未来影响巨大,FOF是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服务2.0,公募FOF本身只收管理费,不收业绩提成,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可能只需要一千块钱就可以参与,对于大多数零售客户来说,低成本的长期稳定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私募FOF面临着不少挑战。王群航认为,首先是缺少人才,毕竟在起步阶段,比较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第二是技术门槛,缺乏先进的信息系统来落实;第三是标的门槛,信息不对称以及议价能力欠缺;第四是规模门槛,20亿的规模生存线,要做到20亿还是比较难的;第五是工具门槛,私募的专业性很强,特别是现在的私募产品非常丰富,需要大量的分析研究工具;第六是资金门槛,国内投资人短视造成投资考察期不足;第七是政策门槛,资管的监管不统一,政策风险和分割监管等都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