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发审会节奏提至每周三次 过会率降至82%

时间: 2017-04-2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讯 据证券时报28日报道,进入4月份,在原来每周两次的审核节奏上,证监会发审委的工作时间增加至每周三次,一周审核企业数在13~15家左右,在审核速度加快的同时,被否企业数也在增加,企业过会率降至新低。
  不同于此前每周三、周五审核上会企业,发审委从4月份开始,审核时间固定到了周一到周三,单次审核家数在5家左右,周审核数为13~15家,较此前周审核10~12家数有所增加。
  从月度审核家数来看,刨去节假日因素,4月份的审核效率最为高效。这是自去年11月份新股加速以来,IPO的再度逐步提速。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市场肩负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任务,目前市场对IPO提速有一定的预期,基本接受了新常态下的新股发行节奏,新股不再稀缺,炒壳借壳的成本下降,投资者逐步回归理性。
  在IPO高速发行的同时,发审委严把质量关,IPO的过会率降至新低,据统计,前4月,即今年1月1日至4月26日期间,发审委共审核169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首发获通过139家,未通过18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5家,过会率约为82.24%,低于去年同期94.81%的过会率,也分别低于2015年、2016年新股发行的通过率92.28%和91.21%。从被否的18家案例来看,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规范运作等成为IPO被否的几大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169家的审核数已达到去年全年275家上会企业的六成。
  在首发被否率增加的同时,IPO方面的监管政策也在持续加强。继去年四季度开展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之后,证监会在今年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以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防止带病申报,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严格查处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近期证监会对律师事务所从事IPO证券法律业务进行专项检查。
  通过此前检查内容来看,证监会主要将重点放在企业披露情况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差异,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是否完整等方面。
  发审加速的同时,新股供给也在持续增加。2017年1月1日至4月25日期间,证监会共核发IPO批文148家,累计募集资金不超747亿元,今年以来证监会已下发14个批次IPO批文,其中除去1月6日、2月10日、2月17日核发批文家数分别为14家、12家、12家,其余11个批次下发批文的家数则均为10家。
  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07家,其中,已过会38家,未过会56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09家,中止审查企业60家。
  上交所发行上市中心执行经理顾斌公开表示,根据一季度发行速度测算,2017年将延续去年11月12月的高速发行节奏。预计2017年全年核发IPO数量达500家,全年IPO融资额达3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梳理今年以来被否的18个项目,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分别连续两次“中招”,其中,国泰君安保荐项目一周被否两家,分别为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