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净投放终结 月末资金面吃紧

时间: 2017-04-2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面对资金面偏紧、到期逆回购增多的局面,27日,央行意外调减逆回购交易量,公开市场操作(OMO)随之终结了持续多日的净投放。市场人士指出,当前流动性总量问题不大,短期偏紧的状况或受到月末、节假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预计跨月后将有所好转;央行的操作表明,其倾向在维持流动性基本平稳的同时,仍保持一定的倒逼压力。 资金面继续紧张 央行于27日早间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7天期300亿元,14天和28天期各100亿元。因当日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将净回笼400亿元,打破了自本月18日起持续了7个交易日的OMO净投放。 连续净投放的终结,一是因为央行逆回购交易量减少,致投放量下降,之前两日的央行逆回购交易量均为800亿元;二是因为逆回购到期量增多,之前两日的到期逆回购均为4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流动性并不宽裕,短期资金甚至较紧俏,央行却减少资金投放,从金融体系净回笼资金,这一点颇让人意外。 27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维持偏紧态势,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继续上涨,其中7天回购利率继续大涨39BP至4.37%,隔夜回购利率则小涨3BP至3.03%。 据交易员反映,27日早盘市场资金面紧张依旧,隔夜有高价融出,7天资金吃紧,市场上堆积了大量买盘,以银行类机构为主,午后紧张形势延续,直到尾盘才出现好转。交易员并称,本周以来市场资金面反复上演“早盘紧,尾盘松”的变化,虽然早盘资金面偏紧,但机构多认为午后会有供给出现,因此情绪并不是十分紧张。 保持一定倒逼压力 市场人士表示,虽然近期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但轧平头寸并无太大问题,只是价格偏高一些,流动性总量问题还不大。另外,此时OMO出现净回笼,或许也表明央行判断流动性偏紧只是短期现象,因此还不需要给予大额流动性支持。 有交易员表示,临近月末且有节假日因素,短期流动性偏紧也属正常,跨月后或将有所改善。另外,近期流动性偏紧可能还与债券市场波动、投资者情绪谨慎有关。4月以来,银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展现监管层推动金融防风险、去杠杆的决心,并引发关注。长期来看,金融去杠杆有望降低金融体系资金需求总量,同时同业链条收缩可压缩资金传导环节、降低期限错配、层层嵌套等潜藏的风险隐患,提升流动性的稳定性,但从短期来看,去杠杆尤其是较快的去杠杆过程,可能造成流动性需求短期集中增加,也会带来一定的流动性冲击。近期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在避险情绪上升时,投资者也倾向储备流动性,对短期流动性供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市场机构认为,金融监管正成为推动金融去杠杆的主角,货币政策的替位监管压力减轻,预计央行仍会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避免在去杠杆过程中,发生流动性极端波动,引发金融风险无序释放,但同时,为了避免金融杠杆卷土重来,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也小,预计仍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倒逼压力,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加强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