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18单IPO被否 业绩下滑等成最大“拦路虎”

时间: 2017-04-26  文章来源: 经济导报
  24日,随着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IPO闯关失利,今年以来已有18家企业上会被否,数量已经与去年全年持平。
  粗略统计显示,今年IPO申请的被否率达11.18%,去年全年则是2.21%。从迹象来看,在IPO发行提速的同时,审核趋严态势也已确立。在今年被否的企业中,由于业绩下滑或盈利能力存疑被否的企业超过三分之一,包括震裕科技、华光焊接、日丰电缆等。而本月12日上会被否的山东元利科技,被否原因也主要在于持续盈利能力存疑。据悉,该公司拟登陆主板,主承销商为兴业证券(601377).
  从上述18家企业来看,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规范运作等是其IPO被否的几大主因。就今年的案例来看,业绩下滑、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和规范运作成为IPO公司最大的“拦路虎”。另外,备受关注的南京圣和药业IPO申请在上月底被否,原因则是因为没有披露一刑事案件涉及的商业贿赂问题。有意思的是,圣和医药董事长给员工写了一封信,信中道出被否的主要原因,并且向员工发出IPO冲锋号,据其称,圣和医药经过短暂的整理休息后,计划在被否6个月后重新申报IPO.
  事实上,从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出发,具备良好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长期看并不具备其股价所体现的价值,极可能成为“妖股”“炒壳”“ST”等概念标的,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损失,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8家企业IPO被否案例中,共涉及14家券商,包括国金证券(600109),招商证券(600999)、兴业证券等。其中,海通证券(600837)、国金证券分别保荐两个项目,可谓“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