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委外资金赎回预期冲击债市 交易员封顶借隔夜资金

时间: 2017-04-26  文章来源: 和讯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6日电 委外资金赎回预期继续冲击市场情绪。本周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义无反顾突破3.5%,创2015年8月来新高。资金面的紧张仍旧延续,Shibor此前连续五日全线上涨,不少交易员封顶借隔夜资金。
  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的多名机构人士认为,短期内委外资金大规模赎回不太可能,但在强监管背景下,赎回预期仍将持续冲击市场情绪,短期内动荡难免。
  短期大量赎回不太可能
  多名银行人士指出,近期委外业务确实有收缩趋势,但从目前来看,短期大量赎回应该不太可能。
  “全部赎回就真的实现亏损了。5到6万亿的委外,如果赎回20%就是1万亿,债市能扛得住吗?如果都赎回了,债市就崩溃了,上100bp也止不住。”一名地方银行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一名大行人士透露,其所在上海分行近期确实有赎回委外,不过赎回规模并不大。一名城商行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指出,市场在炒作监管预期,主要是担心监管严苛引起银行缩表和引发的委外赎回压力。
  某农商行人士则称,目前亏损的委外没有赎回,但业绩持续不好的到期不会再续,这也符合去杠杆的大趋势。方正富邦助理投资总监王健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委外赎回潮起对债市短期情绪面冲击很大,中长期也是利空。“直到银监会11月30日结束检查,委外赎回都将是悬在空中的靴子。”王健称。
  同业资金赎回可能性更大
  委外资金的两个主要来源是表外理财和同业存单。此前央行已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的MPA考核,而同业存单近期也或将面临监管大限。
  此前银监会曾连续发文剑指空转套利,同业存单成为监管靶心。数据显示,同业存单在本月中旬首次跃居债市最大交易品种,目前存量近八万亿。
  华创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屈庆认为同业的钱从监管上看,涉嫌空转套利,所以这部分钱赎回的可能性比较大。“银行自营、理财都是正常的投资需求,满足的是银行自己、居民和企业的投资需求,所以暂时还不会有赎回的压力。”上述人士指出。
  穆迪此前发布报告警示,在市场利率走高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增加发行同业存单将提高其整体融资成本,并加剧资金错配问题。同时,此类工具主要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对于银行业整体而言,同业存单规模扩大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相互关联性,使得系统性风险上升。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近期撰文指出,本着监管不留空白的原则,同业存单很有可能从“应付债券”的口径移出,归入“同业负债”口径之下,并纳入MPA考核指标中。
  中信建投宏观和债券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分析指出,从本质上看,同业套利链条的参与方各银行其实是通过吸收同业资金使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在央行提供稳定低廉资金的背景下,是对央行廉价供给的资金与最终资产间利差的套利,在嵌套结构中每一层将会套走一定的利差。但是,一旦这种利差消失,风险也会加剧显现,首先杠杆的叠加将会加倍对利润的吞噬,其次套利链条中某一环节的崩溃会带来整个链条的崩溃,有极大的传染式的流动性风险。
  市场短期动荡难免
  “都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可是却没人告诉我几点天亮。”近期一个在市场广为流行的段子道出了不少机构人士的担忧。
  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看来,短期内货币政策难以宽松。他分析称,尽管通胀告一段落,但经济依然稳定,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了6.9%。考虑到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的任务,货币政策也依然难以宽松。从金融杠杆的形成链条来看,过去两年央行持续提供低成本的短期资金,维持资金面保持平稳,实际上也间接滋长了银行和非银机构通过期限错配加杠杆的趋势。“所以短期央行不仅不会放松政策,在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资金面宽松时,还有可能会回收流动性,以防杠杆卷土重来。”姜超指出。
  截至26日,央行已经连续七日在公开市场净投放,不过资金面的紧张局面仍在延续。Shibor此前连续五日全线上涨,不少交易员在各大交易群里封顶借隔夜资金。
  姜超指出,不管是之前央行提高短期政策利率,还是近期银监会的各种监管文件,核心在于去杠杆。从实践来看,早期央行锁短放长、提高资金利率,直接提升了银行和非银机构投资中的杠杆成本,导致需要不断续作回购维持的债券投资震荡回调;而近期银监会政策监管或将直接从控制、甚至压缩规模入手,银行开始出现赎回委外资金现象,资产抛售压力甚至可能会引发踩踏。所以短期来看,动荡依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