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沪综指持续保持低波动格局

时间: 2017-04-24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不同于过去两年大涨大跌走势,2016年12月12日以来,沪综指已经连续85个交易日跌幅不超1%,这是1992年以来的最长纪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平稳背后却是行业板块大举分化,个股大面积调整,部分股票杀跌幅度较大。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股出现一定的“固化”特征,对利多消息的反应偏弱。宏观经济企稳,通胀率较低,但市场没有正面反应。建议投资者以两策略应对低波动,当前炒作之风已经收敛,选择品种上切记要以业绩为纲,不要参与纯题材垃圾股的炒作。 86日沪综指“跌不破1%” 经历了2015年的熊牛切换,2016年初熔断后的震荡休整,不过2017年A股波动幅度收窄,自2016年12月12日下跌2.47%外,其后86日里沪综指日跌幅未能超过1%,2017年3月17日和3月30日的跌幅最大,均为0.96%。与之对应,沪综指涨幅也有限,2016年12月12日以来,沪综指只有4个交易日涨幅超1%,4月5日的涨幅最大,也只有1.48%。 在这个阶段资金的参与热情整体不高,在这86个交易日里,仅有4月11日和12日沪市当日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此外的交易里的沪市成交额维持在2500亿元左右,最低降至1500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12日以来,沪综指先是震荡整固,短暂回撤后,震荡攀升,一度逼近3300点大关,不过4月末再度回撤,期间沪综指累计下跌1.85%,再次回到启动原点。 虽然指数大体回归原点,不过在这个阶段,行业板块出现大分化。2016年12月12日以来,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有8个行业板块实现上涨,申万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和家用电器指数涨幅居前,均超过5%,分别上涨7.68%、7.21%、6.21%和5.90%。与之相比,申万传媒、计算机、纺织服装、综合和通信指数跌幅居前,超过10%,分别为17.26%、12.37%、11.04%、10.58%和10.53%。 从个股来看,2016年以来正常交易的2958只股票中(剔除2016年12月12日以来上市的新股),有702只股票实现上涨,占比为24%。中航黑豹、西部建设、天山股份等10只股票期间涨幅超100%,28只股票期间涨幅超50%,101只股票期间涨幅超30%。与之相比,下跌的2256只股票,占比超7成,达到76%。丝路视觉、川金诺、ST上普和武昌鱼期间跌幅居前,超过50%,分别为57.90%、55.03%、50.98%和50.09%。261只股票期间跌幅超30%,1521只股票期间跌幅超10%,2164只股票期间跌幅超1.85%,跑输大盘。由此来看,虽然大盘调整幅度有限,但个股却大面积下跌,且跌幅不小。 两策略应对低波动 颇值得玩味的事情,那就是A股出现一定的“固化”特征,对利多消息的反应偏弱。宏观经济企稳,通胀率较低,但市场没有正面反应。在对经济政策的预期已固化的环境下,无风险利率、企业盈利、风险偏好将成为市场的“风向标”。 从利率角度看,如果接下来利率继续保持稳定,市场可能持续钝化,但利率如果出现波动,市场可能会就此打破平衡。从风险偏好看,当前市场的赚钱效应不佳,资金参与热情不足,监管层抑制炒作,短线风险偏好快速抬升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低波动市场不可做,不同的市场环境造就不同的投资方式。在这种低波动行情中,即便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买入持有也并非最佳方式。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前盛行的“T+0工厂”给了大家一点启发,通过量化交易的方式,投资者是可以通过摊低成本将股票池中的个股收益率提上去的。例如部分医药股,估值已经降到合理区间,如果继续往下跌,可以逐渐加仓,通过这样降低了长期持有的成本线。 对于短线的交易性选手而言,眼下要在低波动市场中筛选高波动品种,此时应该做到反方向交易,在下跌时敢于介入,在反弹后舍得出货,不同于追涨杀跌的策略,现在要做的恰恰是要做到“追跌杀涨”。不过考虑到监管环境趋严,炒作之风已经收敛,选择品种上切记要以业绩为纲,不要参与纯题材垃圾股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