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星石投资杨玲:十年专注耕耘A股

时间: 2017-04-2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为最早成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的一员,从最初的1.5亿元规模到现在的百亿级体量,星石投资的发展历程颇具代表性。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星石十年来在A股市场耕耘一个策略——50多只股票多头策略基金采用同一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做好投资,就要埋头把投资能力打磨到极致。 中国证券报:星石投资十年间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 杨玲:站在十周年的时间点上,总结反思确实有意义。我们认为,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私募业务的本源是投资,所以一切都要保证本源做得好。因此在业务布局上,星石很谨慎。 自2007年成立以来,星石就始终专注于A股。截至2016年底,星石投资规模近200亿元,全部是投资于A股的股票多头策略。但其实这中间也经历了很多纠结的决定,因为十年很长,期间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出现过多个风口,如新三板、定增、港股等,在一些和A股投资一脉相承的风口,星石也曾考虑过布局,公司合伙人之间也有过争执,但是最终仍选择专注A股。 究其原因,我们始终认为,私募的声誉是很脆弱和金贵的,我们没有“拼爹”的资源,也没有完整的产品线可以在风水轮流转的资本市场随时冲上“一线”,一旦有一次损害了客户利益,往往要过四五年才能再重建市场号召力。所以在面临新机会时,我们会延缓决策,反复确认如果自身开展新业务会不会在长期使客户利益受损,如果会,即使当下有利可图,我们往往选择放弃。 星石十年来只干了一个事,即在A股市场耕耘一个策略——50多只股票多头策略基金采用同一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做好投资,就要埋头把投资能力打磨到极致。为此,我们主要做了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打造优秀且稳定的团队。董事长江晖创业之初的梦想就是汇集一批志趣相投的精英、不受干扰地做投资。星石目前已搭建一个稳定的投研团队,截至2017年3月底,投研人员达到近50人,12名基金经理有11名是自主培养的,以便于保持团队稳定和投资文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稳健业绩。为了留住人才,公司将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作为奖金池,并且定期挑选优秀骨干,提供股权奖励。十年来,团队平均每年流失不到1人。 二是以近乎钻牛角尖的态度改进投资方法。2008年因为在熊市中获得正收益,星石一战成名,但2009-2012年虽然控制住了风险但收益表现平平。2012年以后,星石暂时搁置规模扩充,一直在改进方法,过去星石不能容忍中间任何的向下波动,所以把控制风险放在了第一位。现在,星石提出了“中长期投资回报”:可以容忍中短期的回撤,来换取长期较高的收益,引导投资者关注中长期投资机会。正是凭借着稳定的投研团队及对同一策略的执著,星石才一步步从一个1.5亿元规模的公司发展到今天的上百亿元。 中国证券报:考虑到私募行业自身以及监管趋势的发展,星石在合规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杨玲:私募做风控,是要真正控制好风险的同时保证基金经理的激情。主要措施有两方面。第一是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星石的风控部门研究了法律框架体系,发现不管是私募还是公募,从严监管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员工准则》中制定了明确细致的监督制度,赏罚分明。此外,星石还较早建立了合规风控委员会,风控委员会主要成员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并有专职的投资风控负责人,由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建立风控框架,并形成统一认知。 第二是制定严格的员工行为管理准则。星石建立了详细的股票申报和备案制度,还有一些关键岗位的谈话机制,尤其是后者的作用非常关键,保证了投资人员和风控人员各司其职,将各种的专业职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辅助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