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郑眼看盘:上周跌多涨少 本周走势敏感

时间: 2017-04-17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上周A股整体呈震荡走弱态势,三阴两阳,上证综指一周累计下跌1.23%至3246.07点。大盘跌幅其实并不大,但市场近期走势颇令人忧虑,主要原因是“闪崩”个股不时出现。
  近年来管理层已收紧了对杠杆资金的监管力度,但市场中总会有机构变着法子绕过各种监管限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一旦政策面、资金面进一步收紧,这些资金随时就可能出事。上周末监管方面又出消息,这回是针对恶意操纵次新股。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次新股多半会受到冲击。
  不过,我认为投资者顶多可跟风杀跌一些“资金链崩断的次新股”,而没必要随意抛售那些“相对健康的次新股”。区别这两类个股也不难,除看基本面及消息面外,一般来说,下跌时不时有抵抗动作的,多半就属于“健康”次新股。
  许多时候普通投资者听到好消息后去买股往往会吃亏,相信多数人都有过类似体会。同理,听到坏消息就抛也是极可能吃亏的。在多数情况下,市场会让多数人踏错节拍。
  打击次新股恶炒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最好还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比如新股首发时流通盘占比可有所提高。以张家港行为例,其流通盘仅为总股本的十分之一,这对那些有意恶炒的资金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即使并没有资金参与恶炒,但该股二级市场上市盈率也会畸高,起码会大大地高于其他银行股。
  外部方面,上周末比较大的消息大致有三个:一是美国上周五公布的零售、物价等数据疲软;二是美国未将任何国家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三是朝鲜未如部分投资者担忧的那样进行核试验。上述外部消息都属于A股利好,前两个降低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后那个使避险情绪有所降温。不过,军工、黄金等少数个股短期内可能受些冲击。
  由周线看,A股表现虽弱,但上行通道并未走破。本周一次新股多半会受到一定冲击,但尾市能否回升也说不准。此外,雄安概念股周一大量复牌,这些品种如何表现也较为关键。另一更关键因素是,个股“闪崩”现象是渐渐收敛,还是日益恶化,投资者对此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操作方面,假如本周A股走势温和,投资者一般可持股再看一阵;如果本周跌势沉重,那么投资者最好不要总想着抄底,仓重者甚至还可考虑削减些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