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四类企业IPO大概率进行现场检查

时间: 2017-04-13  文章来源: 金陵晚报
  昨日,市场知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表示,监管层可能出台最新窗口指导意见,内容主要涉及IPO、再融资、公司债以及并购重组等四个方面。
  指导意见涉及四个方面
  据知情人士表示,可能出台的最新窗口指导意见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内容包括,一、贫困地区尤其是迁址到贫困地区的公司,其IPO大概率将进行现场检查;二、互联网to C类公司(互联网对C端的企业,即对消费者类企业)IPO需征求国家网信办意见;三、影视、娱乐、文化类再融资项目将全部劝退;四、房地产公司发债将逐步放开;五、并购重组批文发放节奏依然缓慢等。
  北京地区一位券商行业资深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监管层确实在酝酿梳理IPO、再融资、债券等方面业务的规则,但并不确定具体细节,也不清楚传闻的可信度。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资料中的相关消息已经在社交平台上被刷屏,但未有官方回应。
  多次强调把控四类企业风险
  当天,《金证券》记者致电多家券商投行、固收业务部门等相关人士进行求证。
  总部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监管层对贫困地区企业、游戏类企业、互联网类企业、涉农企业等四类企业IPO确实比较关注,且多次在座谈中强调把控风险,“如果实行现场检查并不奇怪”。
  另一家央企券商表示,所谓的影视、娱乐、文化类再融资项目将全部劝退,核心意见是“鼓励更多资金流向技术领域和实体生产行业”。
  中泰证券方面一位人士则对《金证券》记者表示,从实际业务情况看,房地产公司发债确实有逐步放开的迹象,但未来并购重组是否会将放开,目前说法很多,“有的认为今年监管很严,不可能放开,有的认为是有条件放开。”
  而关于互联网to C类公司IPO需征求国家网信办意见,实际上此前市场早有传闻。国内一家酝酿IPO的互联网企业副总向记者证实,已经被辅导券商提示过多次,“大概率是真的”。
  未来每周IPO审批10家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消息还提及,今年监管层将修改《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调整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前者将改为2年盈利,后者将改为1年盈利。未来,监管层有意将IPO过会的审批速度维持在每周10家左右。
  “这些调整最终还是为了解决IPO堰塞湖问题。”中信证券投行部一位资深人士评价。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共计审核了117家,有104家顺利通过,否决了11家,暂缓表决2家,通过率为88.88%。发审委共计召开了44次会议,平均每周审核家数也正是在10家左右。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预计将审核500家左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