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公司发力布局沪港深产品

时间: 2017-03-30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内地资金投资港股热情不断高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加强对沪港深产品的布局。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沪港深类公募基金产品已达60多只,后续还有大量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基金都被贴上了“沪港深”标签,但业绩分化明显。 热衷发行沪港深基金 今年以来,港股表现相对靓丽,截至3月29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0.87%,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1.10%,远超上证综指4.44%的涨幅。诸多基金经理表示,相对于A股,港股市场由于具备估值优势,机会更为明确。 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布局沪港深产品的热情。据上海证券统计,截至2016年末,该类产品已设立54只,超过一半设立于2016年下半年,规模合计472.87亿元。今年以来,多只沪港深基金陆续发行。根据数据,截至3月29日,已经先后发行华安沪港深精选、前海开源沪港深隆鑫、嘉实沪港深回报等11只沪港深基金。此外,前海开源沪港深景气行业精选、平安大华股息精选沪港深2只基金等待发行。 从基金公司申报热情看,后续还将陆续有更多瞄准港股机会的基金投向市场。据证监会网站公示信息,今年春节之后,有大量沪港深或港股通产品获得受理,包括富国沪港深恒生中国企业ETF、汇添富港股通专注成长混合型基金等多只产品。可以看出,除了主动管理型产品,基金公司布局被动指数型产品的节奏也在加快。 其中,布局沪港深基金热情最高的当属前海开源基金。随着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于3月23日成立,这已经是前海开源成立的第16只沪港深基金。而一些此前尚未布局沪港深产品的基金公司透露,出于对港股行情的看好,正在筹划推出专户和公募产品。 港股持仓和业绩分化明显 沪港深基金数量迅速扩大,业绩分化也日趋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8日,拥有业绩数据的53只沪港深基金(A\B\C份额分开计算)中,业绩差距并不小。排名第一的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7%的收益率,而排名最后的一只基金收益率为-0.27%。 分析人士指出,不同基金对于港股参与度不同,对基金业绩分化影响较大。近一年,深度参与港股投资的沪港深基金均受益于港股上涨,显著优于国内权益类基金产品。 上海证券数据显示,从实际港股持仓来看,港股类QDII对港股的参与度显著高于沪港深基金。港股类QDII基金港股平均配比72%,沪港深基金平均港股配比19%。根据2016年中报,有19只沪港深基金有全部股票持仓信息披露,其中只有11只实际参与香港市场投资,最大港股仓位为87.36%,多只产品未投资于港股市场,港股仓位超过40%的基金数量仅为4只。比较而言,有披露全部持仓信息的33只港股QDII(不包含联接基金),全部参与了港股投资,其中最大港股持仓为97.54%,最小港股持仓为11.00%,港股仓位超过40%的基金数量为31只。因此,港股类QDII对港股的参与度显著优于沪港深基金。有较强港股配置需求的客户,应优先考虑港股类QDII基金。期望灵活把握港股和A股机会的投资者则可以借道沪港深基金。从开放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港股类QDII仍处于开放状态,未显示额度受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