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准备金评估出新规 上市险企迎来业绩转机

时间: 2017-03-28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保险作为高度负债的行业,任何会计计量标准的变化,都很可能会影响到主体机构财务报表的“晴雨”变化。保监会上周五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被视为上市保险公司迎来业绩转机的一大契机。
  折现率曲线的调整,将有助于释放传统保险机构的会计利润,尤其是对于保障型业务占比较高、保单期限较长的上市保险公司而言,受益或更直接。这一新规自201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这意味着其对上市保险公司业绩的确定性边际改善作用,最快有望在今年一季报中体现。
  有助上市险企合理释放利润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动这两大因素,已明显“吞噬”掉上市保险公司不少的账面利润。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披露的年报,以及新华人寿发布的年报业绩预减公告,均显示其去年会计利润增幅同比缩水。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率整体下滑影响。在去年的准备金折现率标准下,保险公司的准备金计提抬高,直接导致了去年寿险业务税前利润明显缩水。
  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根据中国会计准则要求,在基准利率下行的过程中,寿险公司须对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进行调减。中国于2014年开始进入利率下行通道,由于存在滞后性,折现率2016年才开始快速下行。
  不过,这一影响因素将在今年财报中逐渐减弱。保监会近期下发通知,决定对财务报告目的下的保险合同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曲线进行调整和优化,由原来的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变更为按不同时间期限划定的三段曲线。
  “新的折现率曲线对准备金及利润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基础利率曲线的变动和综合溢价两方面的影响,还要区分传统险业务的剩余期限。”安信证券非银行金融团队的观点认为,对于保障属性较强、保单期限较长(大于20年)的大型险企而言,新的折现率曲线将有效提高折现率,减少准备金提取,释放利润空间;相反,如果保险公司剩余期限在20年以上的业务占比较小,那么调整后可能导致计提准备金增加,引起利润降低,尤其是较为激进的“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受影响更大。
  无形中引导“保险业姓保”
  新规的实施,除了能提前释放保险板块基本面改善的积极信号之外,也在无形中引导着“保险业姓保”的发展主基调,有利于推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强化保险业的保障属性和长期属性。
  这主要是因为,新折现率曲线通过分段计量和引入终极利率,稳定了保险产品的长端利率水平,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发和发展传统长期保障型产品,加快推进行业产品转型。
  而此次折现率曲线调整,也是对“偿二代”新监管体系下,寿险负债评估的具化和补充。华泰证券非银行金融团队的观点认为,“偿二代”已明确基础利率的三段式结构,以及提出了综合溢价需考虑逆周期因素,但并未明确具体数字。现在以时间对基础利率进行区分,是对负债现金流出期限进行更加细致的风险定价,更贴合“偿二代”的定价原理。
  “此次调整解决了‘偿二代’实施以来,公司在资本管理和利润评价并行不同的评估曲线的问题。”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新规只影响传统险相对应的会计负债评估和会计利润评估的结果,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会计评估则不受影响。长期来看,“偿二代”之下,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利润率和价值率更高,折现率曲线调整后,长期保障型产品资本释放更加充足,优越性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