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估值尚在正常区间 确定性更重要
时间: 2017-03-2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
上周全国多地加入限购大军,北京调控升级,本轮房地产调控达到新高度。MSCI再度就纳入A股提出方案,并且计划将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建议权重从3.7%降至1.7%,引发周四市场调整。上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99%、1.25%、1.50%、0.79%。行业方面,我们推荐的确定性较高的消费类股票涨幅居前,家电、食品饮料表现较好,同时受到一路一带官网上线催化,一路一带主题表现较好。我们上周提到:行情行至于此,开始心态纠结、踟蹰不前。市场当前纠结于两个方面,即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与流动性趋紧的现实。
对于这两个方面,我们认为基本面回升的持续性虽然不够确定,但考虑到中观数据的表现,基本面在一、二季度问题不大,短期对行情仍然形成支撑。同时货币政策的趋紧也要再看下一步的信号,如CPI再度超预期、美联储5月加息,则将进一步收紧。一二线城市房价在多地冻结性政策出台后不会再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形,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则是今年政府任务所在,不构成货币政策掣肘。流动性趋紧目前处于量变过程,尚未质变。因此,当前基本面的回暖力量超过货币政策趋紧的力量,行情仍能维持,但已经到了交易性行情阶段,缺乏具有持续性赚钱效应的板块。此时最佳策略为寻找确定性高、业绩好的板块与行业,如白酒与家电。
那么,对于以食品饮料和家电为代表的消费股而言,市场当前担心涨到现在,估值是不是已经太贵了,还能不能继续买?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当前家电与食品饮料PE分别在20、30倍的水平,基本处于行业历史PE均值位置附近,绝对来看不算高。我们剔除2007年以及2015年两轮大牛市时不理性的估值,仅观察与当前情况有些类似的2009-2010年附近,当时家电与食品饮料估值最高曾经达到35倍及45倍,均高于当下。因此,家电与食品饮料在绝对估值上并不算高。
那么如果与业绩相比呢?2009-2010年,在“四万亿”政策刺激下,经济迅速自底部反弹,企业盈利大幅改善,家电与食品饮料也不例外,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出现明显改善,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70%。但是当下,虽然受益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复苏、物价上行,企业盈利出现改善,家电与食品饮料两个行业业绩也有所好转,但幅度上并不能与2009年相比。2009-2010年业绩改善幅度大、估值也高至35倍、45倍左右;当下业绩改善幅度没那么大,估值也没那么贵,目前为20倍、30倍左右。从这个角度看,也不能表明目前消费股的估值很贵。
更重要的是,直接静态的比较估值贵或是不贵意义并不大,所处经济周期位置、货币资金环境等并不相同,单纯比较估值并不能给出市场方向。重要的是,当前基本面的回暖力量超过货币政策趋紧的力量,行情仍能维持,但中期看需求回暖难以持续,流动性趋紧却已经形成趋势,行情已经进入交易性阶段,缺乏具有持续性赚钱效应的板块。此时最佳策略为寻找确定性高、业绩好的消费股,在估值并没有高估的情况下,持有消费股是明智选择。
对于更长期的行情展望,我们认为不宜过于乐观。基建与地产投资均是信贷数据的滞后反应,到了下半年,基建与地产投资均难以维持目前的高增速或者回升状态。政府工作报告将赤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