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大公司应对有招小公司更显弱势

时间: 2017-03-27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上周,证监会下发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引发业内的热烈讨论,在监管日渐严格的趋势下,公募基金的委外业务将面临什么样的变局?中国基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家基金公司发现,面对新规,拥有强大股东支持的基金公司信心十足,而中小基金公司则面临严峻挑战,行业分化加剧。 根据《通报》中的规定,在新基金发行中,单一机构新设基金(含已获批但尚未成立的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超过50%时,将采取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且开放周期不低于3个月,并采取发起式形式运作。而依据2014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发起式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这就意味着每发行一只单一机构的定制基金,基金公司得真金白银地掏1000万元并锁定3年。 一家股东背景深厚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今年还有几十只定制产品等待申报和发行,公司的注册资本高,参与基金发起并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采用拼单的方式来规避。 此前,基金公司想要实现拼单并不容易,一家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士指出,机构之间不愿意把资金混在一起,而且委外基金在投资时还会受到机构的束缚,如果多家机构混在一起,不便于基金的投资,沟通成本很高。所以,尽管一只基金的发行成本较高,但市场上的定制基金几乎都是单一机构,哪怕基金的规模只有2亿多一点。而如今,在政策的倒逼下,部分资金可能会同意拼单。 上述市场部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前不久,基金公司所在集团高管团队亲自出马去跟多家银行谈判,已确定将全面开展合作,除了看重公司在产品发行上的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都较为稳定,他们认可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相信能带来绝对收益。“在业绩和实力的加持下,我们在机构面前的议价能力也较强。今年的委外业务,没有大股东支持的公司会很难做,新公司、小公司更是没戏。” 而另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则有些发愁,去年底在做2017年规划时,公司定下了发行四五十只委外产品的计划,而现下刚开年不久,业务就被上了一道枷锁,接下来能真正发出多少只产品成了未知数。“不过,这也是行业性的问题。”该公司中层告诉记者。 对于小公司而言,没有强大股东的支持,难以进入银行的白名单,在委外业务上原本就很难分得一杯羹,议价能力也较弱,而如今面对更加严格的“游戏规则”,没有雄厚的资本金作为后盾,竞争的砝码又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