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新三板“仙股”增至20只

时间: 2017-03-15  文章来源: 每经网
  股票“成仙”这事儿,虽在A股渐渐没了踪迹,却在新三板上冒了出来。自去年6月27日鑫庄农贷股价首次跌破1元,开启新三板的“仙股”时代后,便屡屡有股票跻身这一阵营。截至昨天,新三板“仙股”阵容已扩容到整整20只。股价最低的优诺股份,每股仅为三毛钱。股票“位列仙班”,股价跌跌不休的背后,主要是支撑股价的经营业绩难看,个别股票更是麻烦缠身,“事故”频发。
  20只股票不到一元钱
  “仙”是香港人对英语"cent"(分)的音译,“仙股”指的是一些价格跌破1元的股票。港股中这种股票十分常见。A股第一次出现“仙股”还是在2004年12月30日,当时*ST达曼以0.96元跌停价宣告“成仙”,此后也曾有十多只股票一度成为“仙股”。
  这种情况,如今也在新三板纷纷上演。去年6月27日,新三板挂牌企业鑫庄农贷股价跌破1元,以每股0.99元收盘,成为新三板首只“仙股”。
  之后“仙股”队伍很快壮大,陆续有股票滑入这一阵营。截至昨天收盘,已有20只股票的价格不足1元。股价最低的当属优诺股份,每股仅为0.3元。而像递家物流、汉镒资产的股价也分别只有0.5元、0.59元。另外17只“仙股”,价格分布在0.71元到0.99元之间。
  “仙股”阵容并非一成不变,加上此前曾成为“仙股”如今已脱身的,数量达几十只。另外,从昨天收盘情况看,股价在1元到1.1元之间的,就有12只,这些股票距离“仙股”仅一步之遥。而在整个新三板,股价低于1.5元的股票,就有88只。
  对投资者来说,股票跌成了“仙股”,除原始股东外,无疑都会被深深套牢,何时能够解套并不好说。对市场来说,大量“仙股”存在也将影响到整个市场的质量。
  股价大跌背后是劣迹斑斑
  从盘面上看,新三板“仙股”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细究每只沦为“仙股”的个股,有些股票背后“妖风阵阵”,让人瞠目结舌。
  以优诺股份为例,这家主要生产制造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产品的企业,2015年10月15日挂牌新三板,股价最高时达到4.8元。但不到一年时间,其股价在几经起伏后,在去年9月大幅跳水。
  股价大跌的背后,是这家公司经营上的“劣迹斑斑”。今年1月就有爆料称,优诺股份拖欠员工工资达8个月,欠债权人2.3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上月10日,优诺股份主办券商光大证券更是忍无可忍,发布了风险提示函,一口气列出优诺股份9大“罪状”:公司主要资产可能已被查封,公司仅一处银行账户为被冻结,但存款余额仅剩58.49元,严重拖欠员工工资,生产经营停滞,已无员工上班等等。光大证券认为,优诺股份已丧失持续经营能力。
  另一家曾沦为“仙股”的枫盛阳,其市值一度达到11.37亿元,但去年下半年,股价一路下跌,去年停牌时,其市值仅为8940万元,跌去了95%。从披露的公告情况看,公司存在着股权质押失控、大股东跑路、信披不及时、账户被查封冻结、诉讼缠身等各种麻烦。
  股票“升仙”多因业绩靠不住
  股价下跌与公司业绩下滑有很大的关系。除个别“劣迹斑斑”的股票外,大多数新三板股票沦为“仙股”,主要还是因为公司业绩太难看。
  比如佳瑞高科,2015年净利润还有1000多万元,但进入2016年,业绩下滑明显,半年盈利325.39万元,同比大降37.84%。力合节能也是如此,2015年全年盈利488.35万元,同比上年大增391.28%,但到2016年,盈利大幅缩水,半年盈利仅79.87万元。
  有些甚至出现亏损。森瑞新材公告显示,2015年营收4.71亿元,净利润为3374.21万元,但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66亿元,净利巨亏3701.6万元,同比下降382.15%。另一家凌博电子,2015年全年亏损596.42万元,2016年仅半年就亏掉377.28万元。
  此外如软通股份,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公告称,主要是公司订单减少,但运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持续亏损。几乎与之相对应,公司股价从最高的10.83元,一路跌到如今0.86元,仅剩一个零头儿。
  如今新三板已步入“万家时代”,与庞大的挂牌数量相比,“仙股”占比也只是九牛一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仙股”数量越来越多的势头似乎已很明显。
  针对这类“仙股”,纳斯达克有“一美元退市规则”,新三板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但目前新三板并未对此类股票做出相应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