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降费揽客 多渠道发力有玄机

时间: 2017-03-1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从2016年11月开始,已连续4个月统计的单月“超期未募集”数量均超过400只。部分基金公司迫于消化“超期未募集”基金的压力,纷纷打出价格牌以促募集,然而发行并非立竿见影。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众多基金普遍降费的环境下,以压价刺激销量的效果被弱化,基金的销售仍应立足产品业绩本身。 打价格牌应对发行“堵单” 随着近期基金的发行频现“堵单”,基金公司纷纷下调管理费用,打出价格牌来吸引投资者。数据显示,2月底有405只基金“超期未募集”。而2016年11月、12月、2017年1月这一数据分别为412只、405只、415只。而基金公司发行的脚步没有停下来,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存续公募基金共有4068只,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从3000只增至4000只,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管理费率低至0.15%的货币基金数量合计71只,而货币基金管理费率通常是0.33%。从成立时间来看,这些管理费率较低的货币基金,大多是成立于去年四季度以后的次新货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个月内,已有28只基金发布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公告,已经投票决议或计划降低基金管理费。其中,6只为债券型基金,2只为货币型基金,20只为混合型基金。 整体来看,此次基金费率调整幅度比较大,管理费率由0.8%到1.5%降至0.3%至0.6%。其中,有4只基金降幅过半,易方达瑞景、嘉实价值增强和博时沪港深成长企业等力度最大,管理费率由1.50%降至0.60%,信诚新悦回报的管理费率则由1.20%同样降至0.60%。此外,易方达中债7到10年期国开行债券由0.30%降至0.25%。 降费存在“渠道”差异 尽管目前基金公司普显降费诚意,记者从公告的细则中发现,有些基金的折扣只对特定客户倾斜,此外,不同的销售渠道降费标准也存在差异。 有的基金公司有意向参与定投的客户倾斜。长盛基金旗下长盛量化多策略基金近期公告称,活动期内,通过银行渠道新签约办理该基金基金定投(含智能定投)的客户,在定投(或智能定投)申购成功扣款一次后,从第二次申购开始享有申购费率5折优惠,而单独申购组合内任一产品的,不享受此费率优惠。 有的则根据不同的网上直销平台给予不同的认购优惠费率。以国泰中证国有企业改革指基为例,通过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认购的优惠费率为8折,通过银联支付网络认购的优惠费率是6折,而通过国泰基金京东金融官方旗舰店认购的优惠费率则为1折。 另一方面,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在此之前就已经打响了价格战。市场上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包括天天基金、好买基金、蛋卷基金、数米基金等,这几家机构目前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的申购费率普遍为1.5%和0.8%;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费率为1.2%左右;货币型基金不收取申购费,但一般会收取0.25%的销售服务费。 目前,1.5%的基金申购费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据了解,天天基金自2016年上半年调低费率后,目前绝大多数产品可以一折申购。蛋卷基金于去年12月9日全面开启一折优惠,基本覆盖其在售的所有基金单品。爱基金于今年2月初开启一折模式。 一般来说,基金公司降低产品费率的初衷是为了“揽客”,此前各家基金公司的销售策略上也频出价格牌,但从各大基金公司反馈的实际效果来看,并非立竿见影。 有基金业内人士称,倘若市场中的可购基金有限,费率降低确实对销售的刺激作用明显;但随着基金发行数量的增多,以及前期“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仍待消化,降费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靠降低费率促销售的成功率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