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今日头条

时间: 2017-03-15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上市房企“产销”两旺 一季度业绩增长可期 3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房地产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1至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5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0806亿元,增长26.0%,增速回落8.8个百分点。(上海证券报) 明星类影娱资产并购“不叫座了” 曾依托众多明星股东、签约艺人而光环闪耀的“明星类影视资产”,如今也在A股市场遭遇“票房低潮”,多起“涉星并购”接连生变。上周,拟作价35亿元收购许晴、蒋勤勤等影视明星参股企业的东方网络(002175)宣布停牌,拟对并购方案进行重大调整。(上海证券报) 解码“国字头”基金布局A股逻辑 继证金、汇金、外管局“三剑客”后,又一批“国字头”机构现身A股。中国国航(601111)3月14日披露的定增发行报告书显示,一家名为“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认购者悄然现身,其斥资18亿元成为此次定增最重量级的“买家”之一。(上海证券报) 吉比特(603444)刷新股价新高 A股第一高价股之争再起风云? 两市第一高价股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昨日,主营网络游戏的沪市新股吉比特创下每股375.18元的上市以来新高,并在盘中一度超越贵州茅台(600519),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虽然该公司股价尾盘涨幅有所回落,但仍报收每股365.52元,与贵州茅台收盘价相差不足4元。这也意味着,两家公司近1%的股价波动将影响着短期内股价排名。(上海证券报) 投资增速稳中有升 经济数据透出暖意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民间投资增速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提高,土地购置面积增速由负转正;消费品的市场销售基本稳定,消费升级类商品和网上零售持续较快增长。专家表示,1-2月内外需均有所复苏,房地产投资、基建等超预期回升,经济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突出调结构,货币政策将突出去杠杆。(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A股“打假”重拳频出 证监会日前查处了九好集团涉嫌以虚增收入、虚构银行资产为手段与鞍重集团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的信息披露违法案,释放出资本市场“强监管”依法加大“打假”力度的信号。(中国证券报) 代表委员建议培植“绿色基因”发展环保产业 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未来继续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的相关支持不可或缺,可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孵化绿色环保企业、为传统制造业注入“绿色基因”等多种手段综合施策。(中国证券报) 国投电力(600886)被举牌 长江电力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5%? 国投电力3月14日晚公告称,接到长江电力通知,自2016年12月8日至2017年3月13日下午收市,长江电力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19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69%。(中国证券报)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去杠杆 根据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及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共作出修改与补充78处,其中涉及房价、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具体问题。(证券时报) 交易新规实施倒计时 3月来场内分级规模缩水40亿份 5月1日分级基金交易新规即将生效,届时不满足相应要求的投资者将无法买入子份额和拆分基础份额,分级基金市场将迎来大变局。目前距离新规实施只有一个半月时间,分级基金规模已开始呈现明显缩水之势,整体规模减少40亿份,约75%的分级基金3月以来规模缩水;一些热门分级基金缩水超过10%。(证券时报) IPO过会率有所提升多家企业迎现场检查? 证监会在加快首发企业发审的同时,也在准备着上半年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新股批文一周一发、严把质量关防止“带病申报”成为了IPO发审的新常态。(证券时报) 深股通首现净流出 三大机构抛售网宿科技(300017) 自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开通以来,北上港资对深股通青睐有加,一直保持资金净流入,但3月14日深股通却首现净流出,与沪股通净流出约合计8.87亿元。同时,在部分个股上,北上资金与机构席位、QFII大本营席位“联手”出货。(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