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324家新三板企业欲转板 审核关注三大问题

时间: 2017-03-0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日报道,根据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新三板已有324家挂牌企业已正在实施IPO转板事项,占挂牌企业总数的3.0%。其中有86家企业已经向证监会申报了IPO上市材料并获受理,24家公司处于IPO审核反馈阶段,33家企业进入预先披露更新阶段,1家企业已经过会待发。
  另一组数据可以作为对比,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数量为679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647家。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拟IPO企业中将有相当比例的新三板企业。如此庞大的基数也让监管层开始重视起来。
  另外一方面,新三板企业在包括会计规范、股东结构等诸多问题上与A股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障碍。
  “在新三板市场发展起来之前,拟IPO企业的标准只用参照上市公司的规范。但是很多企业上了三板之后,接受的新三板体系下的制度规范,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和会计准则方面,在新三板长久以来的发展中,一些细节和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情况在拟IPO的过程中就有麻烦了。”一位中金公司的人士表示。
  但监管层更加关注的仍是新三板企业财务情况的真实性,例如是否对财报进行调节等。
  近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指出:“根据我们的了解,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调节财务指标达到符合上市条件的情况可能存在,一些企业考虑为了让财务情况好看一些,在IPO之前把利润做上来一些。另外还有一种是今年可能不能申报了,但未来肯定要报,所以就通过会计调节把今年的利润先藏起来,等到申报时再把利润释放出来。”
  事实上,横在新三板拟IPO企业面前的障碍不仅只有严格的监管,目前包括三类股东,股东人数超200人以及在新三板挂牌后频繁交易是否会影响IPO均是未知的因素。但目前监管层也在陆续向市场释放相关问题的口径。
  另外,交易的问题也在反馈情况中有所出现,目前已经过会的企业光莆电子的反馈中就被问到了在股转系统挂牌企业一笔低价交易的情况。新三板挂牌期间的交易情况已经成为新三板企业IPO过程中被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