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中国债市规模跃居世界前列 国际化呼声渐高

时间: 2017-02-2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升级,境内资金需求量增加,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资产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日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排在世界前三,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着其向国际敞开大门。因此,他欢迎并支持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债券指数。 德银近日也在研报中预测,人民币债券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被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且未来五年内或有7000亿~80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在岸人民币债市。 中国债市居世界前列 日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与彭博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的会面中表示,欢迎并支持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债券指数。 他介绍称,截至2016年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63.7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二;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16.5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目前我国债券品种丰富,交易工具序列齐全,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已经具备相当的市场深度与广度。 据了解,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波兰、韩国等外国政府及多家国际性商业银行和非金融企业目前已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或SDR债券687亿元,相关资金汇入汇出也已基本没有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从去年开始就针对中国债市国际化频频发声。 2016年12月底,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将为中国债券加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创造条件,并提出了包括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对冲、进一步明确对汇出投资本金和收益的规则等四项措施。 上周,马骏又在新加坡进一步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积极研究允许投资于中国银行间债市的境外非央行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具体办法,不久将会出台,同时也在进一步明确相关税收政策。 债市开放意义重大 自人民币纳入SDR以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步成为国际外汇储备和全球资产配置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债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在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投资的同时,有效减少国际与国内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差异。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投资者比例很低,70%都是银行资金,这种情况导致国内债券市场趋势性投资下的信用利差远小于国际市场,而债市的开放也有利于调整投资者结构。 同时,中国债市加入国际债券指数最直接的影响是能够立刻流入大量资金,吸引海外投资进入国内债券市场进行配置。兴业研究团队在研报中称,加入债券指数对于当前阶段改善国际收支也意义重大。据其测算,全球市场中指数跟踪投资者大量存在,一旦成功加入花旗债券指数和摩根大通债券指数,将分别可以吸引相当于1万亿和14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入池。 壁垒仍存 不过,中国债券加入国际债券指数的壁垒也不容忽视。 据了解,国际债券指数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主权基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为了给投资人创造投资便利,入选债券指数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加入条件基本有几类:经济体标准、市场规模标准、信用资质标准以及市场壁垒标准。兴业研究团队认为,综合主要债券指数来看,中国债券市场对于前三个标准完全符合,目前真正制约中国纳入国际债券指数的是市场壁垒标准,也就是资本市场准入限制问题。 实际上,加入债券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开放的程度。投资者在市场上是否有丰富的产品可以选择、各种市场操作的便利性、是否能充分地进行风险管理、进出机制等都是考量因素。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的一项要求是境内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完全开放性和可投资性”。换言之,即要求市场对外开放,同时投资的货币可自由兑换使用。放宽境外投资者市场准入,增强在开户、结算、清算、汇出、征税等多环节的辅助,将显著降低境外投资者交易的成本,提高明年下半年人民币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