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规模仅300万元 今年首只拟清盘基金出现

时间: 2017-02-2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昨日晚间,国联安基金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决定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关于终止国联安中证股债动态策略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国联安股债动态基金也成为今年首只拟清盘的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国联安中证股债动态策略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于2013年6月26日成立。截至去年年末,该基金的规模为300万元。自2015年一季度末开始,这只基金的规模均在1000万元以下。而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的规模少于5000万将被迫清盘。 国联安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该基金规模较小,再考虑到本基金的指数许可使用基点费及其他运作成本,不利于本基金指数跟踪策略的实施。 业内人士表示,规模较小基金的固定费用对持有人利益有较明显的侵蚀。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迷你基金由于本身规模较小,投资运行管理也有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对其进行清盘,是一种理性和对投资者负责任的行为,有利于保护持有人的利益。 数据显示,自2011年11月首只公募基金清盘以来,市场上共有56只基金选择清盘。其中,2015年清盘33只,2016年清盘18只。在2014年、2015年的清盘基金中,多数是短期理财基金,2016年清盘的多是行业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 从历年清盘的动向可以发现,这些清盘的基金曾经在一段时间里,被市场疯狂热捧,不久后又归于沉寂。例如短期理财基金,2012年,1个月期限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被叫停,市面上缺乏低风险、高收益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现金管理工具,多家公募趁势发行。然而,随着“宝宝类”基金的出现,这类产品相形见绌,被大量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