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再融资新规引发“替代效应” 资金寻觅新三板机会

时间: 2017-02-24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本周起,部分新三板优质公司(及拟IPO企业)忽然热闹了起来,投资机构纷至沓来,且询问的几乎都是同样一个问题:公司最近是否有定向增发计划。
  如新三板的甲公司身处热门行业,近几年业绩靓丽并达到创业板上市门槛,IPO的意图早为圈内尽知。其董事长A君正与主办券商接触,并定下了2018年进入IPO券商辅导阶段的计划。虽然甲公司刚结束了上一轮定增,资金充裕,此前本无再次定增融资的计划。然而,A股的再融资新规,却让A君对公司的融资计划有了新的考虑。不少投资机构纷纷致电,不相熟的机构询问是否还有参与定增的可能,而相熟的机构则劝A君IPO之前再在新三板搞一轮定增。
  据记者了解,与甲公司类似,了解了A股再融资新规后,将定增计划提上议事日程的新三板优质企业已不在少数。
  新三板再融资受限较少
  2月17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修订,并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新规对A股公司的再融资设置了多重限制:市价发行熨平了原有套利空间、不超过原股本20%的限制让再融资规模可控、间隔时间拉长至18个月则使再融资节奏变慢。
  与A股相比,新三板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创设了“小额、快速、按需”的融资制度,挂牌与发行不做捆绑安排,将融资方式、融资时点、融资规模、融资过程、融资价格的决定权都交给市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最近的18个月内,超过1200家新三板企业实现了两次以上(含两次)的再融资,频率最高者如君实生物,已发布定增计划达六次之多。其中,两次再融资之间间隔最短的是零天,即崇德动漫前一轮定增结束之日的同一天,公司发布了下一轮定增的方案;间隔时间为10天以内的企业有37家,间隔时间为3个月之内的企业则达到近300家。
  对于新三板再融资是否会参照A股有所“收紧”,绝大多数业内人士持否定态度。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这次收紧再融资主要是针对A股公司的,而新三板的再融资是机构退出的主要渠道,采用A股标准去监管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是,新三板的再融资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很多类金融公司圈了大量的钱,又如很多公司融到钱以后并未用到主营业务上,而是‘脱实向虚’投向理财产品等。对于这些不合理现象,都应该有相应的规范。”
  开挖“新渠”引资金流入
  近两年,流动性不足已成为新三板的“顽疾”。而同时,去年的境内资本市场融资情况显示,A股市场新股发行直接融资1500亿元,再融资总规模1.7万亿元;新三板直接融资1400亿元。由此可见,新三板的直接融资占比并不高。
  对于再融资新规之下,“受限资金”可能的流向,鼎锋明德总经理助理、研究总监陈宗超分析道:“定量估算一下,如果假定其中有30%左右的资金受新规的限制,那么相当于会有5000亿元左右的资金富余出来,这些资金从长期来看需要寻找出口,不排除会有一部分流向新三板。5000亿元相比新三板市场去年1400亿元左右的融资规模,想象空间巨大。”
  A股再融资新规虽未提及新三板,却为新三板的流动性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战略拓展部总经理林聪认为:“改善新三板流动性,如果直接放开500万元的投资者门槛限制,则容易引起A股市场的‘失血’。这次,监管层可能是巧借A股再融资新规之势,开挖‘暗渠’,将资金活水引流到新三板。我个人认为,这是监管层的‘良苦用心’,是对新三板的支持。”
  同时,林聪认为,这一变化也将激活挂牌企业本身的“造血”功能和机构的价值挖掘能力,对新三板不无裨益。“再融资政规的原则,是希望企业做深做强自己的本专业,从而强化‘造血’功能。通过引入资金,给新三板市场增加新鲜的血液。像2015年初那样的暴涨暴跌,对于新三板不是好事。只有通过逐步的、系统性的导入资金,来逐步改善新三板的流动性和换手率。在此过程中,机构可以逐步挖掘企业的价值,这对新三板是有帮助的。”
  创新层优质标的受青睐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原来在A股参与定增的资金受到限制后,最可能会去的地方是A股的pre-IPO项目,以及新三板优质项目。
  “短期来看,限制再融资可能是为了加快IPO的发行速度,那么就会推动符合IPO条件的新三板企业加快申报。”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说,“但同时,这不利于新三板市场留住优质企业。”
  某新三板拟IPO公司的上市计划已经进入后期,该公司董秘告诉记者:“致电询问定增计划的机构不少,但我们不会进行新一轮的定增,因为我们的IPO进程已进入尾声,如果分心做定向增发,则会影响上市计划。”
  林聪认为,在新三板,拟IPO项目本身价格高,同时要获取的难度也很大,反而是那些在新三板创新层排名靠前、未来有行业潜力、自身“造血”功能较佳的企业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也更具备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