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时间: 2017-02-21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首批基本养老金权益类组合入市在即
市场高度关注的基本养老金入市一事成行在即。记者从相关机构处了解到,首批基本养老金权益类组合已先后启动开立账户程序,涉及权益价值和指数增强两大类组合,受托投资资金约100亿元。相关人士推测,待受托资金划转到账,相关账户大概率将于本月底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上海证券报)
煤炭去产能规模缩减或有隐情 核电发展将超预期
在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两个预期目标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一是煤炭去产能5000万吨左右,另一个是核电发展。(上海证券报)
再融资新规发威 逾20家公司终止或变更定增计划
仅过了一个周末,剑指过度融资、差价套利的再融资新规已然显示出巨大威力:截至2月20日22时,已有约30家上市公司通过公告或互动平台,结合自身再融资计划对新规影响予以说明。其中21家公司明确,将修改、暂停或终止其定增计划,或有意“重新设计”重组配套融资。其中,上证报昨日刊发的《新规重塑再融资生态1749亿定增或按“暂停键”》及中国证券网相关报道中提到的12家公司赫然在列。此外,江南高纤(600527)、迪马股份(600565)已快速反应,于今日披露了根据新规重新制定的定增方案。(上海证券报)
监管层亮剑杠杆收购 四川金顶(600678)收购方“打补丁”
杠杆收购是近年A股市场的一大奇特现象,在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背景下,监管层正对不合理的杠杆收购进行全面阻击。近期,“小燕子”赵薇杠杆收购万家文化终以缩量收场。而另一案例——朴素资本杠杆收购四川金顶,也在上交所的刨根问底式质询下,出现了明显的“降杠杆”行为,相关方还对前期披露不充分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补充。(上海证券报)
2月中国EPMI升至56.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采咨询20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PMI)为56.2%,比上月上升4.3个百分点。(中国证券报)
“金三月”需求偏暖 钢价撑起“小阳春”
新年伊始,经济基本面暖风频吹,不仅宏观数据向好,微观上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以多种方式融资扩大产能,资本开支重现扩张迹象。市场人士认为,当前上市公司产能扩张、资本开支扩大背后是经济小幅回暖基调下实体企业的最新动向。在金融机构去杠杆、资金脱虚向实大趋势下,上市公司产能扩张“春动”是期待已久的一抹亮色。(中国证券报)
“三类股东”激发市场热情 新三板IPO概念炒作利益链浮现
近期“三类股东”成为新三板市场最火热的话题,也撩动了不少企业和投资者的心弦。以“三类股东”之一的私募为例,最近频现新三板拟IPO主题基金发行;部分挂牌企业对“三类股东”态度也出现反转,由冷淡变热情。同时,一条IPO概念炒作利益链也开始浮现,部分挂牌公司在路演过程频频放出“拟IPO”风声,引发不少投资者突击入股以抢夺可能到来的IPO转板红利,甚至有公司和券商联手进行虚假上市辅导抬高股价。(中国证券报)
监管政策发生变化 多家公司调整非公开发行方案
2月20日晚,江南高纤(600527)、沙隆达A(000553)、越秀金控(000987)、重庆百货(600729)、精达股份(600577)、航天发展(000547)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对其股份发行方案进行调整,以符合中国证监会新发布的监管规定。其中,兄弟科技(002562)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国证券报)
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22万亿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养老产业支持力度加大,利好政策不断。日前,三部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拟打造100个示范基地100家领军企业。业内人士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而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等新形式的“科技养老”服务模式将迎新风口。(证券时报)
再融资新规加速“洗牌” 定增基金发行数量或锐减
按照新规,已被受理的定增项目仍按老办法。因此,有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批的未实施定增项目约2800亿元,另有约4000亿元已受理但未过会的存量项目,因此对现有的定增基金影响不大。(证券时报)
A股持续回暖 融资客北上资金加码
1月中旬以来,A股表现抢眼,其中上证指数自1月16日触底反弹后持续攀升,至昨日累计涨幅达到4.4%,已连续6个交易日站稳3200点之上,并逐步接近前期3301点的阶段性高点。数据显示,A股回暖期间,杠杆资金和北上资金正不断“买A”.(证券时报)
史玉柱正式回归 民生银行(600016)18人董事会终敲定
昨日,民生银行在京举行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该行董事会秘书万青元的主持下,一场线上线下的同步投票,终于彻底敲定了迟到22个月的第七届董事会格局。(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