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今日头条

时间: 2017-02-17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 证监会正完善相关法律 大数据、云计算、中央监控系统……这些新技术手段正被广泛运用于资本市场稽查执法,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思路下,监管部门不仅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拿出了“零容忍”的态度,也拿出了“零容忍”的手段。(上海证券报) 松绑措施出台期指有望逐步恢复常态 股指期货迎来松绑。中金所16日晚间发布消息,决定调整期指日内开仓限制、非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和平今仓手续费等标准。业内人士指出,本次调整仅是对股指期货限制措施的小幅调整,有助于推动期指市场逐步恢复流动性、发挥套期保值等基本功能,不会对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上海证券报) 游资扎堆次新股 银行板块估值“新老划断” 数据显示,来自上海、深圳、浙江等地的活跃游资席位密集现身多只热门次新股的龙虎榜单之上。而随着短期内股价大幅拉升,部分次新股在市净率、市盈率等估值指标上已严重偏离行业平均水平,这一现象在传统低估值的银行板块表现得尤为明显。(上海证券报) *ST宏盛扭亏难摘帽 未及时提示风险被追问 曾预告2016年将扭亏为盈的*ST宏盛今日公告,因预计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仅550万元左右,低于1000万元(的财务指标门槛)而可能将继续“披星戴帽”。因未及时、充分提示这一风险,公司已在第一时间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上海证券报) 一揽子政策将出台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望加速推进 中国证券报记者16日从有关人士处获悉,今年有关部门将出台一揽子政策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顶层设计方面,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和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有望发布。有关部门正在论证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加快培育若干民参军骨干企业。(中国证券报) 银行“钱袋”收紧 公募委外盛宴难再 “中小银行钱一紧,我们就遭殃。现在的委外规模都不大,能过两亿元就不错了。今年我们公司的排名可能会下滑好几位。”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人士春节刚过就对公司全年的业绩深表忧虑。在同业市场资金面趋紧、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中小银行面临“资金荒”风险,公募基金委外业务随之受到波及。(中国证券报) 今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清单”亮相 2月16日,2017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信息显示,上海市国资委已下发《上海市国资委2017年工作要点》,2017年上海将全力深化改革攻坚,力争在国资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推动2-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企业中的竞争性业务资产,利用现有上市平台引入各类资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中国证券报) 终止资产重组与高送转是否关联 大晟文化(600892)被上交所问询 大晟文化2月16日晚公告,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问询函,就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及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进行问询。2017年2月16日,公司披露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同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实际控制人提议的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0股转增股本方案。(中国证券报) 央行政策偏紧支撑人民币稳定 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最新发言明显偏鹰派;美国周三公布的最新零售数据和通胀数据也都好于预期,显示经济进一步回暖。市场分析认为,美联储3月份加息概率大增。高盛将美联储3月份加息概率预估从20%上调至30%,甚至认为6月之前加息的概率高达90%。(证券时报) 1月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总量突破千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考虑对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限制其再融资。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回应,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依然不减。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今年1月份,共有141家上市公司发布理财产品的购买公告,涉及金额高达1024.76亿,创出单月历史最高值,同比激增145.6%。(证券时报) 监管开年三板斧!96家第三方支付续展前景难言乐观 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着不断升级的监管措施。自今年1月中旬以来,监管层已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亮出三个监管举措。其中,近期央行下发文件表示支付机构反洗钱每年将进行分类评级。对此,有业内人士预测,继去年末第三批支付续展出现失败案例后,即将在今年6月份公布的第四批支付机构续展结果,似乎因为趋严的监管态势显得不甚乐观。(证券时报) 盛讯达(300518)拟收购中联畅想背后潜伏中植系身影 2月16日晚间,盛讯达披露签署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中联畅想(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已与中联畅想唯一股东畅想互娱(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想互娱”)、实际控制人龚晓明签订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