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一月再增7400亿 私募基金规模接近11万亿

时间: 2017-02-14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进入2017年,私募基金领域股权投资火爆异常。据证监会网站上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私募的管理规模达到10.98万亿元,比去年底猛增7400亿元,即将站上11万亿元关口。数据显示,2017年1月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数量超过4.75万只,比去年底增加了1018只;同时,已登记的私募管理人为1.8万家,私募从业人员28.05万人;百亿元以上私募机构数量达到147家。
  不过,细分来看,尽管股权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各类新兴产业投资、资产并购重组、基础设施建设等动作此起彼伏,但证券私募基金规模仅增加了173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深圳私募了解到,尽管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超过公募基金,但现实依然是“募资难,产品难发”。那么,私募市场如今的募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私募规模增长迅速
  在2016年底,私募基金总规模超过十万亿元,成为一个里程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私募规模增长速度依然势如破竹,截至2017年1月底,私募的管理规模达到10.98万亿元,比去年底猛增7400亿元,即将站上11万亿元关口。规模反超公募基金、行业监管不断细化,中国私募基金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证监会网站公布了最新公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数据。截至2017年1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04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7523只,认缴规模10.98万亿元,实缴规模8.40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8.05万人。而从私募规模增长速度来看。2015年1月,私募认缴规模仅2.63万亿元,但到了2016年1月,则增长到5.34万亿元,翻了一番;到今年1月份,这一数据达到10.98万亿元,规模再次翻倍,在行业增速中遥遥领先。
  记者注意到,私募基金管理人按基金总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166家,100亿元以上的147家。而这一数据在2016年1月分别为114和88家,大中型私募数量显著提升。
  证券私募募资依然困难
  对于1月份私募规模的增加,以及目前的募资现状。前海方舟总经理成书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推测目前私募潜在存量规模和近期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股权基金、银行委外资金,以及PPP模式的产业投资基金,这些资金均不需要从市场募集,主要增量不来自于市场募集,所以市场渠道募资依然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助力私募行业突破十万亿里程碑的最大功臣是股权私募基金,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近两年,股权私募的规模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2015年1月,股权私募的规模仅为1.51万亿元,到2016年1月达到2.99万亿元,到今年1月更是达4.77万亿元。对比2016年底,私募基金的认缴规模在今年1月实缴规模增加5100亿元左右。其中,股权私募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规模增长了4437亿元,环比增长10.26%,占1月份私募实缴规模增量的87%,而证券私募规模只增加了173亿元,环比增幅仅为0.66%。
  私募行业内一直存在着这样一句话,当私募基金容易募资的时候,一般是赚不到钱的时候。而当私募比较难募集的时候,收益往往不错。对于这句话,成书新表示,如果剔除投一级市场的私募规模,这个规律还是有效的。
  另有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今年的募资工作还没有开始展开,但市场的募资难度依然没有下降。对于募集资金的难易程度和收益成反比的现象,他同样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