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刘士余讲话六大关键词 划出A股赚钱路径

时间: 2017-02-13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监管,无疑是2016年资本市场的核心主题。实际上,自2016年初履新证监会主席以来,全面加强监管是刘士余所秉持的作风。而加强监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2017年2月10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似乎给出了答案,他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之前痛斥野蛮人,现在又要逮大鳄,语言层次的递进,似乎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监管的3.0时代。而监管不断升级,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鉴于此,顺着刘士余的讲话脉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出了六大关键词,以期为投资者挖掘2017年A股的赚钱路径。
  2月10日,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作了题为“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 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的讲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刘士余讲话起码释放出了“IPO常态化发行”等六大关键词。对A股市场参与者及从业者而言,这场春节过后有关资本市场的重磅讲话,无疑将有助于其厘清市场发展方向,辨明投资机遇所在。
  监管开启3.0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会议总结了2016年的资本市场监管工作。其中,针对2016年的资本市场,会议提出了11个“新”字。例如,“资本市场监管理念有了新变化”“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迈上新台阶”等。
  对于2017年的资本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则提到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革为引领,以稳定为底线、以发展为主旋律,协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定发展和监管各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底,刘士余曾提到“不当奢淫无度土豪,不做兴风作浪妖精,不做谋财害命的害人精。”时隔不久,在此次会议上,刘士余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有分析指出,此次会议标志着市场监管3.0时代的大幕正在开启。
  六大关键词引关注
  在此次会议当中,刘士余的讲话备受市场关注。其中,“IPO常态化发行”等六大关键词尤其亮眼。
  比如,针对“IPO常态化发行”问题,刘士余提到,“用2~3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实际上,2016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速度已然加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充足的投资标的。
  针对炒作“壳资源”的陋习,刘士余表示,“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
  记者注意到,在2月10日的会议上,刘士余还点名批评了股市“黑嘴”。他表示,“有些券商的分析师‘语不惊人死不休’,预测指数能到个位。”
  实际上,自刘士余2016年上任新一届证监会主席以来,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不断趋严。其此次点名批评股市“黑嘴”,与监管层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理念可谓一脉相承。
  “为险资正名”则是刘士余讲话的又一大关键词。“去年在基金业协会的会上,我讲这个野蛮人,是倡议大家不要去做,并没点名(是险资)……就算讲险资也是极少数,也是小妖精,我们大的险资人保国寿都是好的。”刘士余表示。
  除上述问题外,刘士余还提到了逮鳄捕鼠打狼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