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投资策略:年报业绩预告持续披露 关注并购重组商誉审核监管趋严

时间: 2017-02-09  文章来源: null
  研究结论
  A 股2016 年年报业绩预告持续披露,中小创业绩持续性备受关注。2 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对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关于加强对并购重组商誉有关审核及披露的监管的提案》的答复,强调“加大审核力度,形成监管威慑;强化业绩补偿监管,引导市场估值回归。”对此,我们认为
(1)并购重组规范依旧是监管重点,新监管时代,制度性建设当道,投融资功能归位是主线。今年1 月,并购重组过会数逼近个位,项目申报数量也大幅下降。自去年9 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来,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监管愈加趋严,证监会重组委否决率从2015 年的6.49%上升到8.7%。但同时随着并购重组市场规则越来越明确,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预期将更加客观和合理,市场制度建设逐步成熟。
  (2)商誉减值风险成为此次监管层提到的监管重点,之前资本市场上商誉减值会计披露的乱象有望得到规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大多由于并购标的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但是不同公司对商誉减值的处理却大相径庭。事实上,商誉是否减值与业绩是否实现并无必然关系,但在完成业绩承诺的情况下,商誉不会出现一次性大额减值的情况。因此规范并购重组过程中商誉审核及披露有助于形成监管威慑;强化业绩补偿监管,引导市场估值回归。
  (3)16 年中小创业绩预告基本披露完毕,整体中小创业绩保持高增速,但提醒关注相关个股并购业绩风险。14-17 年是并购业绩考验高峰期,17 年开始逐步步入内生增长竞争期,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截至2017 年2 月8 日,沪深两市共2325 只个股披露了2016 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创业板和中小板业绩预告已基本披露完全,主板业绩预告在逐步披露。其中,591家创业板公司中,450 家公司2016 年业绩出现正增长,整体板块16 年业绩预告增速为41.12%,其中,创业板权重行业板块中,农林牧渔(+90%)、化工(+61%)、电子(+57%)、建筑装饰(+53%)以及计算机(+45%)16 年业绩预告增速处于前列;主板业绩预告披露相对较不完整,已经完整披露的621 家公司中,412 家业绩增速为正,其中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生物、化工等权重板块业绩表现较好,而采掘和交运业绩下降情况有所放缓。中小板方面,832 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666 家16 年业绩预告增速为正,整体板块16 年业绩增速在50%左右,权重板块中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电子、建材和房地产业绩增速靠前。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收紧引发流动性冲击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监管政策短期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