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国企改革专题2017年第1期: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善 2017年国企改革将落地应用

时间: 2017-02-08  文章来源: null
  投资建议
  本轮国改将从更大程度释放国企经济活力、提升国企业绩。随着本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及试点范围扩大及深化,2017 年国企改革进程有望加速,国企改革将在混改、央企并购重组等重点落地应用。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①存在较强“供给侧改革+央企并购重组”预期的标的;②有望进入“第二批”混改试点的标的;③上海、深圳等国企改革较快地区的地方国企改革标的。
  要点
  第三轮国改将更大程度释放国企经济活力、提升国企业绩: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共进行第三轮改革:第一轮国企改革从1978.12 至1992.9,主要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试图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重点。第一轮改革探明了国企改革方向,初步完成了国企从面向计划到面向市场的转变,但未消除政企不分的问题,且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轮国企改革从1992.9-2013.11,改革着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轮国改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的建设,但国有资本独大、垄断现象依旧严重,政企不分、国企“行政化”经营色彩浓重,国企业绩普遍不佳,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普遍落后于民企(尤其是外企)。本轮国企改革以2013.11.12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序幕,在“第一轮国改的市场经济方向”、“第二轮国改的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在国企布局、监管、所有制、激励措施等诸多方面深化改革。国企改革主要目标为解放生产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第一、二国改虽力度较大、方向调整深刻,但仍为奠定基础阶段,第三轮国改各类政策措施最为接近“国企改革提升业绩”的最终目标,因此,相比第一、二轮,我们预期第三轮国改将更大程度释放国企经济活力、提升国企业绩。
  随着本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及试点范围扩大及深化,2017 年国企改革进程有望加速:2015 年8 月,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随后相继出台多项国企改革配套文件,出台的改革意见或方案可分为三类:①第一类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坚持党的领导及加强党的建设等专项意见;②第二类为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等方案;③第三类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任务分工的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形成以《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中央层面已经完成国企改革设计图、施工图建设,国企改革“四梁八柱”已拔地而起。改革试点方面,2014 年7 月出台中央企业“四项改革计划”,尝试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会授权和派驻纪检组等方面发力。2016 年2 月,进一步出台“十项改革试点”,进一步细化、深化、拓展“四项试点”的内涵。随着本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及试点范围扩大及深化,2017 年国企改革进程将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2017 年国企改革将在混改、央企并购重组等重点落地应用:本轮国企改革有四大特征,①监管基调从“管资产”转变到“管资本”:在中央、地方层面均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及“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国资委-国企”两层监管机制改革成“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企”
  的三层监管机制,监管基调完成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更加侧重增强国企业绩、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②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中央“1+N”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及“四项试点”
  再到“十项试点”,均凸显国企改革中党领导的重要性,从而防止国企改革中的资产流失问题;③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央企并购重组还将持续:
  2016 年7 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四个一批”概念,明确了央企兼并重组目标及重点工作。
  国企、央企集中分布在钢铁、有色、煤炭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古诺模型),在考虑到国资委多次将央企降低至80-100 家的表态,而当前央企数量为102 家,我们认为央企并购重组还将持续;④混合所有制改革日渐加速:2016 年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日渐提入议程,大有加速之势,2016.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改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兼并重组、资产证券化、股权激励等国企改革途径均已推广、且较为成熟,而最近被提上议程的混改更易刺激市场神经,引发新一轮国企改革行情。
  因此,我们认为,2017 年国企改革将在混改、央企并购重组等两大方向重点落地应用。
  国企改革选股逻辑:在混改、央企并购重组等两大国企改革方向上,2017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国企改革主题性投资机会:①存在较强“供给侧改革+央企并购重组”预期的标的:就产能集中度而言,钢铁行业CR10仅33.5%,离60-70%目标差距较大,电解铝行业CR10 仅为67.5%,离90%的目标差距亦较大,因此可重点关注以钢铁、电解铝为主业的央企下属上市公司标的。②有望进入“第二批”混改试点的标的: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混改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可根据七类领域挖掘出有望进入第二批试点的垄断央企: 铁总集团、国家电网、中石油及中石化、中交集团及建筑类等央企;③国企改革较快地区的地方混改标的:上海、深圳等地区国企改革进程较快,市场氛围浓重,国企推进阻力相对较小,混改有望先行一步。
  风险揭示:国企改革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市场风格转换,偏好价值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