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华泰柏瑞田汉卿:量化对冲策略有望迎来“小阳春”

时间: 2017-02-0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量化投资负责人田汉卿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过去较长时间里,由于全球范围各国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导致目前全球各类资产都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绝对收益的量化对冲产品可谓直击了当前的投资痛点,成为现阶段比较稀缺的投资产品。 不过,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超额收益已经较难捕捉,市场中性投资策略也不容易获得较高预期回报,但是亚洲和新兴市场则还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A股市场有效性相对较弱,如果股指期货未来逐步松绑,量化对冲产品有望迎来发展的“小阳春”。 2017年是“谨慎的一年” 谈及当前的大类资产配置,田汉卿表示,在全球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2017年国内投资人选择的余地并不太大。在国内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可能会有不错的机会,债券市场可能还需要等待风险的进一步释放。除此以外,市场中性的产品会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国内资本市场,她认为,2017年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相对于房地产和其它大类资产,A股市场具有相对的吸引力。根本的驱动因素在于大量资金依然缺少合适的投资方向,A股市场在风险释放之后依然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大家预期2017年国内货币政策会趋于稳健,但在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下,央行被动投放流动性的可能性仍在,仍会有大量的资金在资本市场寻找投资机会,2017年一定量的新增资金进入股市仍然值得期待。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值得关注,原因在于港股的估值水平在全球范围内较低。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7年应当是“谨慎的一年”。在经历了各国央行较长时间的宽流动性之后,海外各类资产均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无论是股债还是房地产市场。因此,“出海”资金即便规避了人民币走弱的可能性,但也很可能苦于没有合适的去处。 对于海外市场,在各类资产估值高企的背景下,配置传统的贝塔产品,无论各国股市还是债市均有较高的风险。而另类投资中的市场中性策略,通过对冲市场风险,获得与市场波动不相关的绝对收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投资人比较好的选择。但由于各种对冲策略所能容纳的资金规模都有限度,因此海外对冲基金尤其是完全市场中性的基金,很多都不再开放申购。另外,国外的对冲基金不可以公开信息,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要找到合适的产品更加不易。 正如量化投资在弱有效的A股市场比较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一样,相对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市场,量化选股投资策略在亚洲除日本市场更容易获得主动回报,加上境外市场对冲效率的提升,亚洲市场中性策略相对具有较优的投资机会。 鉴于此,为满足投资人对于绝对收益产品的需求,华泰柏瑞的量化投研团队,利用团队成员在境外同类产品上的实际投资操作经验,于2016年下半年开发推出了投资于海外市场的绝对收益专户产品,目前已经开始运作。 对冲产品有望获得大发展 国内市场由于缺乏对冲工具,依赖对冲市场风险以实现绝对收益的投资策略受到一定的限制。当前国内比较可行的对冲工具是股指期货,但国内的量化市场中性对冲策略在2014年和2015年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2016年在股指期货交易受限并大幅贴水之后重归沉寂。 2016年下半年,在股指期货贴水有一定收敛的情况下,田汉卿所管理的华泰柏瑞量化绝对收益获得了2.71%的半年度收益,在中性策略基金中排名第一。回顾之前的操作,她表示,2016年面对持续全年的期指贴水,量化对冲产品的运作受到较大限制。2016年前5个月由于期指贴水太深,选择了空仓,操作上以现金管理为主,主要投资于货币工具和短久期国债金融债,保持较高流动性以备市场条件改善时可以立即建仓;6月中旬,股指期货贴水有所收窄,考虑到预期超额收益的情况,进行了开仓操作,并随之逐步提升了仓位。此外,有了底仓后,基金也参与了打新以增强收益。 对于2017年,田汉卿认为,在期指松绑之前,绝对收益产品可以选择对冲加打新股的投资策略,在规模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但是,当前由于股指期货的贴水仍比较大,对冲策略尚不能大规模操作。如果未来期指交易逐步松绑,股指期货大幅贴水消失,量化对冲市场中性产品在经历了2013年以来的酝酿之后,有望迎来快速的爆发式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冲策略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若要保持这类产品的健康发展,为投资人提供合适的投资选择,管理人和投资人均需要注意市场容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