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下个股市周期的金股和银股

时间: 2017-02-0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两轮大牛市,第一轮以房地产、资源为核心,第二轮以TMT等新兴行业为核心;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也从最低点2005年的3万亿元人民币,发展到现在超过40万亿元;中国全A股票也从1000家左右上升到超过3000家,中国公募基金数量从不足100只,到现在超过股票的只数,包括债券的总资产规模也超过了9万亿元。中国的公募基金经理比较爱买成长股,因为过去年十来年,中国各行业都出现了上涨超过10倍甚至100倍的股票,如茅台、苏宁、伊利、格力、云南白药、万科、恒瑞医药、万华、中信证券等。近6年,更是涌现了康得新、东方财富、三聚环保、大华股份等新兴行业中涨幅数10倍的牛股。股市的这些发展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起飞而来的,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从2000年的7%左右又回到了7%,完成了一个轮回。随着全球上游资源品在2016年触底反弹,中国经济所谓L型减速也很有可能到达一个拐点。 2017年对中国股市而言,很有可能就是处在新一轮成长周期的起点。虽然新一届美国政府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未知的冲击,但中国经济更大的可能是按自己的轨迹运行。未来较长时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在4%到7%的窄幅空间内波动,结构上看消费、服务和高端制造的占比不断上升,而由于进口替代的原因,贸易的需求也会相对下降。从德国、日本及韩国股市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历史表现看,当这几个国家经济减速完成后,都经历过一轮牛市。中国会不会重复这个历史?我们应该可以等到答案揭晓的时候。 首先,2017年中国股市更有可能是波动不大的一年,除非有经济基本面之外的“黑天鹅”出现。股市经过一年多的休整之后,目前仍在寻找未来的方向,投资者在鸡年也许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其次,这轮周期的投资增速会继续下降,中国企业的新增产能会维持在低位,所以,很难出现全面的股票上涨和周期股的大牛市,也就是说,机会可能要从存量中挖掘。如果中国经济体量继续增加,中国企业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也会涌现更多的华为、BAT。不过,这个过程与上轮牛市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龙头企业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对比华为和中兴、茅台和五粮液、腾迅和新浪的十年前和现在,第一和第二投资收益的差距完全超过行业的差距。曾经有一篇研究报告研究美国和欧洲股市在2000年前那个大牛中行业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收益差距,第一名是金股,研究期整体上涨60多倍,而第二名是银股,涨幅只有8倍左右。 最后,上一轮股市周期的下半段,也就是从2010年开始,股市机会几乎是唯小不败。这与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上市公司大量收购兼并密切相关。但在下个周期里,上市公司的布局已基本完成,投资机会更多来源于内生增长。随着公司之间的分化加大和股票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基本面因素主导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中国股市很有可能会在这个周期里走向成熟。这可能是个大趋势,投资者只能适应这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