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2016并购顾问业务你追我赶 前十券商抢占七成份额

时间: 2017-02-03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穿越2015年的资本狂欢,伴随着一二级市场降温、A股最严并购监管年,2016年中国并购交易总额突破3万亿大关,券商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亦经历了残酷的“排位战”。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2016年全年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总量达4354宗,并购交易总额达3.012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3.89亿元。去年全年,87家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券商中,财务顾问业务市场份额前十的券商分割了并购市场超七成的“蛋糕”,总市场份额达72%。 多位投行并购人士认为,2017年将延续2016年并购重组监管的“主基调”,监管部门将继续重点遏制“忽悠式”、“跟风式”、盲目跨界重组,审核尺度趋于严格,引导资金更多投向有利于产业整合升级的并购重组;预计跨境并购市场将出现短暂降温,但不改长期增长趋势。 中金公司问鼎榜首 2016年,A股并购市场遭遇史上最严监管,但交易总额继续打破历史记录,达3.012万亿元。不过,去年全年的并购交易数量同比大幅减少,从2015年的6497宗降至4354宗。 3万亿的并购市场“蛋糕”令投行垂涎不已。由于并购重组业务流程操作复杂,专业性要求较高,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目前仍较集中于大型券商。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87家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券商中,财务顾问业务市场份额前十的券商分割了并购市场超七成的“蛋糕”,总市场份额达72%。中金公司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5.57%升至13.14%,排名从第六名上升至第一名。 中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广发证券及招商证券去年全年的并购重组项目交易总金额也超过1000亿元。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排名亦有所上升,分别从2015年的第11名、第7名升至2016年的第6名和第5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券商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领域市场份额“排位赛”竞争十分激烈。 华融证券、海际证券、东北证券、长江证券、浙商证券、国元证券、东兴证券、安信证券等券商行业排名均上升十位以上。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东海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华英证券、华创证券排名却急剧下滑,下跌超过20位。 连续两年“挤”进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前三十、定向增发承销与保荐业务前十的中德证券投行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相比2015年,2016年券商并购重组业务存在六大主要特征:一是海外并购继续蓬勃发展;二是中概股回归进程暂缓;三是严防炒壳,严守业绩承诺,严控配套募集资金;四是新三板并购和被并购数量迅速增加;五是国企改革为并购业务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六是并购基金参与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多。 今年并购监管趋严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但市场秩序尚不规范,存在投机‘炒壳’的痼疾顽疾,以及‘忽悠式’、‘跟风式’和盲目跨界重组的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并购重组监管,持续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引导资金更多投向有利于产业整合升级的并购重组。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证监会重组委共审核275起并购重组交易,其中有条件通过121起,无条件通过130起,否决24起。重组委否决率从2015年的6%上升到9%。尤其在2016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否决率一度高达10%以上。同时,有条件通过案例占比也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59%下降到第四季度的36%。重组委审核关注点逐渐突出,减少有条件过会中间地带。 华兴资本分析,2017年监管机构将延续严格监管的基调,抑制题材炒作与市场套利驱动的并购重组,鼓励围绕产业整合与升级的理性并购;借壳仍将是A股重要上市渠道,预计2017年平台型公司将延续业务分拆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