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新三板2017年三大展望

时间: 2017-02-03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截至2017年1月22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到10354家。自2016年12月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越过万家大关后,新三板连续几年的扩容让人刮目相看。从投融资、市场分化、制度规范看,“万家灯火”的新三板将在2017年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保持投融资平衡或将成大挑战
  在2016年新三板大量公司挂牌交易的同时,挂牌企业股票发行、交易与其他融资的需求随之成倍扩张。但作为资金供给端的投资改善不足,交易、定增等投资行为下降,让新三板面临一定的难题,这在2017年也将是新三板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
  虽然2017年新年伊始,新三板单周成交金额有所回升,年内第三周单周成交金额达到52亿元,但从2016年的数据看,近六成新三板企业股票成交量为零。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根据数据分析指出,相比2015年,2016年的做市与协议交易活跃度均有所下降,尤其做市转让换手率下降了一半多。
  与此同时,在深证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定增融资金额均实现增长的情况下,新三板定增市场几乎停滞不前。这与2015年新三板定增市场火爆、创历史新高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定增投融资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新三板股权质押市场持续升温。但是新三板股权质押等替代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也没有办法完全缓解新三板企业融资的困难。
  新一年新三板市场面临“分化”
  付立春指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17年新三板市场结构的特点,可能“分化”最为恰当。“类注册制的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包容性。新三板企业数量众多,所处行业、规模、阶段、成长性、技术等分化非常严重。而新三板投资机构在资金实力和专业水平方面也是千差万别。”
  目前,除了正规证券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众多的新三板中介机构良莠不齐,甚至鱼龙混杂。如此大体量的新三板市场,面临的分化范围很广、程度很深。
  新三板挂牌行业分散,个别行业集中度很高。目前新三板挂牌总数量已突破10000家,所属行业虽然分布在25个领域,但是集中度却非常高。全部25个行业中,信息技术、机械设备、文化传媒、基础化工、电子设备等5个领域中,挂牌企业总数占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半数以上。
  与此同时,新三板企业成长性大,盈利情况分化大。绝大部分新三板公司的盈利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低的。而从横向与A股同行业相比,从纵向与新三板其他行业相比,新三板企业的估值都出现了大的分化。
  2017年制度规范仍将延续
  2016年以来,监管层全面严格规范了市场,这对挂牌企业,特别是创新层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新三板制度规范发展的重点,可能更加侧重于市场发展与创新。
  付立春认为,总体来说,2016年初以来全面严格的监管规范了市场,挂牌企业门槛提高,退市制度推进,新三板企业从数量扩大升级为质量提高。创新性政策主要是分层和私募做市。随着新三板定位的明晰,预计监管制度将更加完善。其中新三板大宗盘后转让制度、引入公募基金、新三板转创业板等令人期待。
  对此,未来新三板或将步入全面升级阶段。其中新三板挂牌,将从单一维度的企业数量扩容,过渡到更加注重质量提高。
  一方面,随着门槛提高,未来新增挂牌企业的数量可能将会下降;另一方面,随着退市制度实施,部分业绩较差企业会逐渐被淘汰。新三板企业流转加速、优胜劣汰,结果是整个市场质量的提高。与之相对应,新三板参与者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状况也有望改善。
  另外,新三板未来也将从制度规范,过渡到制度创新。从整体上看,2017年新三板将具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付立春甚至将新三板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二次元”。“从周期来看,新三板‘一次创业’周期中的冬天正在过去,未来‘二次创业’阶段的春天正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