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专家解读险资投资监管新规:明确险资投资股市监管导向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时间: 2017-01-26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方之一,保险资金的动向备受关注。近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更是引发市场各方讨论。强监管下是否会影响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力度?新规下是否会对资本市场形成资金压力?对此,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该《通知》旨在维护保险资产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实质影响有限。
  接近证监会的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保险产品不仅成为居民稳定生活规避风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成为居民配置资产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选择。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力量,险资自2005年开始直接进入股市,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比重逐步上升。总体来看,险资投资目的以财务投资为主,主要获取投资利益;投资标的以蓝筹股为主,主要集中在银行、地产和消费类等领域;投资策略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呈现出持有时间长、换手率低等特点,其换手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也低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QFII等其他专业机构投资者。
  该人士进一步称,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保监会及时响应国家关于稳定资本市场的工作部署,出台提高投资单一蓝筹股和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的救市政策,引导险资进一步加大了股市投资力度,为稳定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2016年以来,个别保险公司偏离了“保险姓保”的宗旨,急功近利,集中举牌,跨领域并购,投资激进,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加剧了市场波动,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监会近日发布了上述《通知》。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新规旨在加强对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重大股票投资行为的监管,防范个别公司的激进投资行为和集中度风险,维护保险资产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总体来看,此次《通知》发布后对股票市场的实质影响有限。
  “新规对资本市场影响不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保险资金股票投资余额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额的比例不到10%,距离调整后的监管上限(30%)尚有较大空间,本身就还有增加投资的空间;第二,即便存在个别超过新规比例(包括总量或单一股票投资上限)的保险企业,新规出台后他们也可以通过2至3年的时间进行调整,而且随着这些保险公司自身资产规模的增长,其投资比例可能出现自然下降。因此,此次险资新规不会对资本市场形成资金压力。
  此外,新规规定保险机构收购上市公司应当使用自有资金,保险机构不得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且不得以投资的股票资产抵押融资用于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这样避免了保险资金的‘野蛮’收购,同时避免险资通过风险转移的加杠杆行为,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潘向东表示。
  “此次新规体现了目前我国在分业监管混业经营的情况下,保险行业、证券行业在监管上的进一步协调,以及监管思路的逐渐统一。”湘财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康向记者表示。
  在李康看来,此次新规背后的监管导向更值得关注。他认为,上述《通知》透露出明确支持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投资的监管导向,将推动更多保险机构运用保险资金进行分散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潘向东则表示,金融资本的回报率最终需要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做支撑,实体经济的繁荣才能最终支持金融的发展,对险资投资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任何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都应该是伴随上市公司的成长而受益,而不应该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赶走‘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成为‘野蛮人’。”
  上述接近证监会的相关人士指出,当前,险资对高收益资产配置的需求在逐步提高,在合理的制度框架和监管下,险资与资本市场完全能够实现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