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QDII青睐信息技术、非日常消费品和金融板块

时间: 2017-01-25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随着上周基金2016年四季报披露完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去年四季度的布局思路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89只权益类QDII基金(含指数型基金)去年底平均仓位达到84.15%,较去年三季度末上升0.69个百分点,信息技术、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和金融板块受到QDII基金经理青睐。 具体来看,在89只QDII基金中,有42只仓位超过九成,主要是指数型产品;有45只仓位较去年三季度上升,占比接近一半,似乎去年四季度QDII多靠调整持股结构来应对。 港股和美股依然是QDII基金投资布局的重点。截至去年四季度末,QDII基金投资这两大市场的比重分别为33.82%和35.11%,比去年三季度末均微幅下滑约1个百分点。 具体到板块和重仓股,QDII基金经理普遍对信息技术、金融等板块进行了重点布局。 剔除联接基金,纳入统计的89只权益类QDII基金中,以信息技术为第一大重仓板块的QDII达到38只,另有19只基金头号重仓金融,还有基金重仓了非必须消费品、非必要消费品、保健、材料等。 从行业配置看,去年底,QDII对信息技术的整体配置比例最高,达到20.84%。紧随其后的是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和金融,QDII基金持有市值占净值比例分别达到13.84%和12.11%。此外,配置能源、原材料、工业、日常消费品、医疗保健、电信业务、公用事业的比例分别为7.72%、5.61%、6.97%、4.23%、8.51%、2.14%、2.01%。 重仓股方面,去年底有24只QDII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9只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为苹果公司。 对于后市,国投瑞银中国价值发现基金经理表示,目前海外中国股的估值仍处于低位,该估值水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放缓以及汇率波动等风险。从资金面来看,当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较低,而沪港通、深港通又带来了新的配置需求。一旦中国经济增速企稳,海外中国股有望获得较大的价值重估。因此,在当前估值水平下,继续长期看好海外中国股的上升空间;在选股上,倾向于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具有结构性增长机会的公司,例如,医疗保健和互联网相关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以及一些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工业类股票。 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经理也表示,2017年的全球市场在基本面上不会有太多挑战,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的政策走向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将在政策和消息层面加大资本市场的波动性。香港本地经济增长乏力,不容乐观。不过,在政策层面上,中国保监会放松保险公司投资港股通的限制、深港通交易推出等,将对香港股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在国家和区域之间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做动态配置,规避债务问题较多的区域市场与公司,采取较为积极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