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莫开伟:不能把股市下跌全部归罪于IPO

时间: 2017-01-23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1月16日,A股哀鸿遍野,两市盘中跌停或逼近跌停个股一度超过1000家;其中,创业板指数八连跌,沪指五连跌,创下自2015年2月13日以来23个月的新低。
  对于最近中国股市这种反复振荡局势,有人把其归因于去年下半年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IPO提速所致。诚然,IPO提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股票价值,也无疑让当前股市“失血”;加之中国广大投民去年一年平均亏损较多,对股市不自觉产生的心里阴影,在某种程度上使投资者信心有所挫伤,都对股市大盘走势产生不利影响。
  但若因此将IPO提速一棍子打死是不对的,毕竟IPO提速在某种意义是为将来实施注册制试水并提供可资借鉴经验的。尤其,股市最大的功能就是融资,让更多企业通过IPO提速上市融资,也是监管当局追求的最大目标,更是实体经济的渴求和期待;而全面发挥股市融资功能最好的选择就是在继续加速新股发行基础上,推进IPO彻底市场化改革,也即新股发行注册制应该提速。而如果IPO因股市振荡波动而裹足不前或再次停止,不仅不利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步伐,且更会影响企业直接融资水平,使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困困局更加无解;因为资本市场融资是实体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和最便捷有效的渠道。所以,社会各界应以客观心态及资本市场长久可持续发展眼光来看待IPO提速,千万不可因噎废食;否则,IPO彻底市场化改革将没戏,注册制也将遥不可及。
  而事实上,新股发行提速对资本市场影响微小。据资料,最近两年的IPO融资规模仅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0.4%,而在2011年以前该比例都在1%以上,IPO提速对股市资金“抽血”并不多。显然,将近期股市振荡波动频繁的拍子打在IPO提速上,有失公允,且也不符合当前客观经济现实。因为引发股市指数波动最终处决于中国基本经济面及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就目前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并不高,赢利能力不强,给广大股民分红基本是挂在墙上的“饼子”。就拿创业板八连跌说,还主要是因为创业板里创新类企业本身创新能力不强,经营不善,让投资者做出了撤离的选择。同时也要看到,监管部门对创业板企业监管趋严,央行先后发布备付金存管办法及最近再次收拢备付金统一管理权限,要求支付机构将一定比例的客户备付金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双重因素叠加影响,是造成创业板股指下跌的重要原因。
  因而,从上述因素综合理解,IPO发行与资本市场波动不存在直接关系,千万别把IPO提速视为资本市场的祸害;相反应对IPO提速充满信心和期待,让中国资本市场给企业和广大投资者释放更多的、长期的“红利”,加快IPO及注册制步伐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