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提速 券商执业生态悄然改变
时间: 2017-01-21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2015年11月,新股发行(IPO)重新开闸。让在“寒冬”中煎熬了的投行人士终于拨开云雾看见希望。券商的投行部重新迎来了忙碌的景象。进入到2016年下半年,IPO批文每周一发,新股日日申购,IPO“堰塞湖”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券商而言,批文的发放终于让券商心中的巨石落地。不过在等待IPO开闸,迎来IPO提速的这几年时间里,监管层频频对违规中介机构以及保代作出处罚,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强化了中介机构的职责。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与监管措施的映衬下,券商的执业生态已悄然生变。
在过去一年间,由于股市不温不火,再融资监管趋严,券商们的业绩也较之2015年有所下滑。今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尽管券商均实现盈利,但超八成券商净利同比腰斩,其中山西证券净利同比下滑84.93%。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上半年,证券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70.79亿元,净利润624.72亿元,分别较同期下滑52.47%和59.22%,其中行业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559.76亿元,较同期下滑64.67%。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滑最为明显。25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共398.33亿元。其中,除方正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48.1%外,剩余24家同比下滑幅度均超五成。
记者注意到,2016上半年,多家券商营收构成中,尽管投行、资管业务营收比重有所上升,但经纪业务依然是券商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营收下滑、经营承压的背景下,国内多家券商谋求转型。翻阅多家上市券商2016年半年报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券商提及转型方向为发力移动终端、大举新设轻型营业部、布局智能投顾、持续代销金融产品等。
据梳理,华泰证券通过移动终端,设立涨乐财富通。招商证券牵手腾讯推出微证券,客户可刷脸开户。广发证券则积极布局智能投顾,自主开发并推出“贝塔牛”机器人投资顾问系统,为客户提供股票类和资产配置类投顾服务。更多的券商在持续代销金融产品方面发力,如东北证券、太平洋证券等。2016年半年报显示,东方证券、东北证券、安信证券、东吴证券及太平洋证券5家券商的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正增长。其中,东方证券和东北证券同比增长超一倍。
事实上,大步骤转型的券商还有不少,如中泰证券、平安证券、长江证券等。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中泰证券推出APP中泰齐富通,通过业务、模式、组织三方面支持创新互联网化。平安证券的转型布局则依托控股股东平安集团强大的金融全牌照资源,加速互联网转型,推进互联网经纪、投行1+N战略。长江证券已经开启五大战略转型,涉及互联网金融、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PB拓展及柜台整合等。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转型加快和市场环境企稳,让券商行业迎来新一波发展契机。业内专家表示,2017年券商行业转型有望更加倚重投行和创新业务,其中,IPO提速的延续将拉动券商业绩改善,创新业务的崛起将推动券商转型的加快,“投行+创新”将开启券商转型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