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付违约常态化 信用债投资仍需排雷
时间: 2017-01-20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周,“16大机床MTN001”、“13东特钢MTN1”两只中票先后未能按期足额兑付利息,构成实质违约,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信用风险事件已然成为当下影响信用债整体走势的重要因素。”一位商行交易员告诉记者,“虽然多数违约风险通过传统分析框架可以进行甄别和排雷,如企业经营不善、行业持续低迷、现金流枯竭等等。不过,目前仍有一部分风险事件因其非常规化的特性,较难通过公开信息进行辨别和规避,如股东变更导致融资环境变化、资产债务重组、公告如期兑付后突然违约、在无提前偿还条款情况下拟提前偿还等。”
展望后续,在信用违约事件频发渐成常态的背景下,未来投资者对于信用债市场,尤其是低评级、高收益债券的风险预判和风险偏好会出现负面调整。
来自第一创业证券的研究观点表示,在“熊平”的市场中,从相对估值的角度考虑,短久期券种收益率下行的概率较大,且上行有顶,故而当前更推荐已具有较好安全边际的2至3年期券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