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建立多元的养老金体系 第三支柱前景可期

时间: 2017-01-20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现有的养老金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从长期来看,现行制度面临着巨大的缺口,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养老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完善养老金体系?在由天弘基金承办的2017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国际论坛上,天弘基金养老金业务总监朱海扬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接受了媒体专访。
  三大支柱应均衡发展
  董克用教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建立养老金制度的目标是充足性、可持续性和全覆盖。而从世界各国采用的养老金制度来看,无论是采用现收现付制还是积累制,任何单一支柱的养老金制度安排都难以应对老龄化挑战。
  “单一的养老金制度安排,在各个目标之间会产生一些矛盾。例如,如果考虑全覆盖,每个劳动者都被覆盖,并且保证充足性,大概不可持续,负担很重。”董克用认为,在老龄化社会条件下,老龄化社会情况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那解决的办法就要靠多支柱的方式了。
  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共由“三大支柱”组成,第一支柱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属政府主导,税前列支,发展较为完善。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为企业及职工自愿建立,但仅对企业缴纳部分进行一定比例的税前列支,企业年金规模较小,职业年金刚刚起步。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也包括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尚属空白地带还未建立相应法规。
  董克用表示,从我国老龄化进程以及现行养老金制度而言,应当把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慢慢降下来,把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尽快建立起来,让老百姓有“三条腿的板凳”坐。中国正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大批农民要进城转为工人,绝大多数劳动力进入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这种形势来发展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
  近期,随着《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与托管人的评审落地等一系列事件,中国的养老金市场化运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以及保值增值受到市场的空前关注。
  让老百姓有选择权
  据统计,美国在养老金第二、第三支柱上存的钱相当于当年GDP的150%,而中国相同口径只有3%,第二、三养老支柱目前亟待大力发展。面对刚刚起步的市场蓝海,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计划该如何发展?
  天弘基金养老金业务总监朱海扬表示,第三支柱应放开个人选择权,产品以个性化特征为主,兼顾个人行为模式,在防止销售误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匹配个人风险的市场选择机制的效率。
  国内众多金融机构嗅到了第三养老支柱的产业风口,已经开始布局。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有银行系金融机构参与到养老项目上来,还有一些公募基金、保险机构逐步开始探索相关业务,今后可在第三支柱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公募基金参与养老产业的优势所在,朱海扬表示,在养老领域,第一个能力是类属资产的管理能力,公募基金作为一个投资管理人的角色,管理资产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这一块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好,你就能够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第二个方面,公募基金越来越注重资产配置,不仅仅是去做类属投资管理人,而是针对委托人的需求来做资产配置,这也是养老金管理未来的一个核心。从国外的基金来看,公募基金在养老金管理中的占比超过50%。
  朱海扬表示,第三支柱的发展将是我国多元养老金体系未来的一个风口,其发展起来后,会反过来倒推第一、二支柱个人账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