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时间: 2017-01-19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推动稳定和扩大就业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部署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兜住基本民生底线。(上海证券报)
△地方两会预告今年国企改革主要发力点
近期,中央企业与各省市纷纷部署2017年国企改革工作。上证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25个省市召开地方两会,其中,国企混改无一例外地被列为2017年重点工作;在紧扣混改路线的同时,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发展投资运营公司、加速重组整合、倡导员工持股和激励机制改革等也是热词。(上海证券报)
△门槛抬高推升中签量网下打新者不减反增
次新股板块持续回落,新股暴涨“神话”不再,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打新资金配置底仓存在抛售可能的疑虑。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获悉,在大量“淘金客”涌入后,网下打新的年化收益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确有所下降,但近期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的热情不减,同时目前并不存在大量抛售底仓市值的基础。相反,随着打新门槛的提升,部分投资者还存在增加市值的需求。(上海证券报)
△央企撤退民企30亿元接盘全球电解锰老大拟入主英力特
背靠央企的英力特将脱离国资体系,被大型民企揽入怀中,其代价逾30亿元。1月18日,停牌筹划控股权转让的英力特接到控股股东通知,经专家组评审,确定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下称“天元锰业”)为拟受让方。因还需履行审核程序,公司申请继续停牌。(上海证券报)
△社保基金时隔17个月再开A股账户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月18日发布的“统计月报”显示,社保基金在2016年12月分别新开上海A股账户3个,新开深圳A股账户3个,这是社保基金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增开A股账户。截至去年12月末,社保基金合计持有A股账户数316个,其中包括上海A股账户156个、深圳A股账户160个。(中国证券报)
△调整难结束转债短期机会有限
1月18日,股债均延续震荡格局,转债市场亦随之继续走弱,部分个券跌幅明显。事实上,若回顾近一周的表现,在权益市场整体偏弱的背景下,转债市场同样表现疲软。分析人士指出,受流动性冲击影响,春节前股债市场均难有较好表现,转债既没有基础资产的强力支撑,同时估值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短期内很难有很好的机会。(中国证券报)
△地方“两会”聚焦混改引燃A股投资热情
1月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开幕。从透露的信息看,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2017年各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共同的关键词。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混改后,地方“两会”也将对国企改革做出新部署,可以预料,接下来国企改革将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新的经验将从地方、基层涌现,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中国证券报)
△53家上市公司修正年报业绩预测
上市公司正陆续发布2016年年报,其中一些公司对前期的业绩预测做了修正。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有53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其中,向上修正的有40家,向下修正的有13家,业绩向下修正的公司仅占不到三成,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去年同期。(中国证券报)
△做强实体经济是应对保护主义的根本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贸易与金融纽带早已高度一体化的时代,既有主导性大国突然掀起的保护主义浪潮,本质上是由于其在实体经济领域渐渐被中国赶上乃至局部超越。自由贸易本来就不是任何一国的专利,但保护主义却是全球经济的毒瘤。而应对保护主义的根本举措在于做强实体经济。(证券时报)
△八大金融租赁公司去年净赚83亿 银行系“霸占”五席
记者注意到,截至1月18日,已有8家金融租赁公司在中国货币网披露2016年财务数据。这8家公司净利合计逾83亿元,最高者超过20亿元。其中,净利润超12亿元的有4家,另外4家金融租赁公司净利润介于4亿元~6亿元之间。(证券时报)
△摘牌现象频发 新三板“泡沫化”趋势值得警惕
自2016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摘牌现象频发。企业退出股转系统的原因和投资风险都值得考量。笔者以新三板摘牌企业为主线,对它们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探究其退市的深层原因,针对挂牌企业可能存在的“泡沫”,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证券时报)
△美的集团(000333)现28.93亿元大宗交易
1月18日,美的集团出现累计成交金额为28.93亿元的大宗交易,创自2016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疑似大股东减持,全部通过中金公司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一个席位出售。交易的接盘方为多个机构专用席位。成交价格28.27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折价近3%。(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