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交易”或反转 港股有望迎活水
时间: 2017-01-1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汇丰中国证券研究主管孙瑜16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市场趋于理性,“特朗普再通胀交易”或将反转,资金有望自第二季度开始回流新兴市场。在资金、估值和盈利增长等多重因素支撑下,港股有望迎来较大的上涨机会。
“特朗普交易”将退潮
自去年11月初美国大选结束以来,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刺激政策的乐观预期不断发酵,美元和美国股市大幅走高,资金弃债投股,并出现从新兴市场流向发达市场的迹象。
在孙瑜看来,市场此前对特朗普的政策前景预期过于乐观。随着市场归于冷静,“特朗普再通胀交易”开始出现退潮迹象,并有望最终反转。近期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滑,铜价下跌等,都说明市场在重新评估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特朗普政策能否帮助美国经济在趋势性增长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以及特朗普政府会否采取激烈的贸易措施和手段,都值得怀疑。”孙瑜认为,市场需要重新评估特朗普政策的理由包括四点:首先,宽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很可能事倍而功半。在里根、老布什、小布什以及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的此前四次美国财政刺激期,美国经济都处于接近衰退或已经衰退的环境中,而当前的美国经济已经连续七年保持扩张,美国货币政策步入加息周期,事实上美联储去年12月的加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冲特朗普潜在财政刺激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在加息的同时扩张财政,是非常规的做法。
其次,特朗普大规模减税和基建开支计划将导致美国政府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带来四方面影响,包括限制特朗普政府的施政能力、高额利息费用、政府债务挤出私人投资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巨额债务损害美国政府和美元信用。
第三,“强美元+高利率”这种组合会导致强烈的负面溢出效应,不可持续。从美国自身基本面来看,利率上升和美元升值实际是一个“双紧”的组合,即便有新的一轮财政刺激,其实体经济也难长期承受金融条件如此收紧。此外美国利率走高也带动了欧洲、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水平上升,负面溢出回过头来也会影响美国。
第四,贸易战损人不利己。以中美贸易为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以消费品居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则以工业产品和成套设备居多,附加值比较高。考虑到双方出口产品的替代性很低,如果打贸易战,则意味着双输,不符合商业规律。双方应该可以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框架下寻求更好的博弈和妥协的框架。
资金有望回流新兴市场
孙瑜援引EPFR的数据指出,在2015-2016年期间,海外投资者从中国市场撤资约400亿美元,特别是在特朗普上台后的短短两个月内就撤资50亿美元。资金流出加速正是由于投资者对特朗普政策的误判。孙瑜预计到今年第二季度,市场会对特朗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美元强势将达到阶段性的顶点,资金会开始回流新兴市场,最先受益的就是香港市场。
孙瑜表示,在海外资金回流的同时,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内地资金配置港元资产的需求也将持续,在内外两个力量推动下,最早在第二季度,最迟到下半年,香港市场应该会出现比较大的上涨机会,建议投资者可大胆介入港股。
行业板块方面,孙瑜认为金融板块会是回流资金的首选,建议配置银行和香港市场上的券商股,尤其是与深港通联系较高的券商。同时看好代表中国“新经济”的TMT板块,特别是在美上市中概股,其中新东方、YY、陌陌、新浪等中盘股的表现可能更好。
孙瑜指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科技股下跌,加上人民币贬值,导致在美上市中概股出现大幅调整,但这实际上为投资者提供了比较好的买入机会。如果今年人民币贬值幅度不大或更有序,TMT股票应会有不错表现。
孙瑜还表示,再通胀的逻辑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会持续,但周期板块会出现分化,预计与经济活动相关度更高同时受美元定价影响小的商品表现会更好。
外围市况分化港股短期高位震荡
恒指上周上探23000点关口失败,显示高位存在整固需求,加上本周一亚洲股市普遍回落,恒指随外围低开,全天均维持低位震荡,最低曾见至22657点。内地A股方面亦延续过去一周疲弱态势,沪指周一险守3100点。周一美股休市一天,而本周全球资本市场将迎来较多重要事件,港股短线波动或加剧。
从周一盘面上看,蓝筹股涨少跌多。此前较强势的地产、石油股均高位回吐,其它如中联通、国寿亦跌幅靠前。反观公用股则逆市走强,电能实业全天升2.76%,为板块最佳,其它长江基建、国泰航空、瑞声科技均有升幅。
恒指上周没有突破23000点,但此轮反弹高度大致符合预期。近期美元指数有所转弱,资金回流港市,蓝筹股尤其获得资金青睐。以腾讯来说,自去年10月上旬回吐,至12月底公布今年初旗下微信推出“微信小程序”提升功能后,股价由逾五个月低位179.6港元重新发力,过去三周累涨逾11%,最高见201.4港元,是港股扭转第四季跌浪主要动力之一。权证方面数据,自腾讯股价上破190港元后,相关认购证过去两周各出现资金净流出约894万港元、1949万港元,街货则由去年底近52亿份,降至上周五约45.6亿份,显示有投资者选择先行套利。认沽证方面,过去两周则各出现资金净流入约372万港元、656万港元,街货由去年底近8.6亿份,增至上周五约8.9亿份,可见看空情绪有所升温。
踏入2017年,不少蓝筹股股价明显扭转之前劣势,较突出的有友邦保险、中国海外发展及部分石油股。然而,不少板块也具有独特利好概念,或成为资金下一轮留意对象。例如美国加息利好大银行如汇丰控股扩大净息差;内银股如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则受惠于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憧憬;中资电讯股中国联通可望争取混改、中国移动则具加快5G发展的契机;澳门概念股如银河娱乐则有春节假期旅游概念支持。短线市场并无较大利空因素,农历新年将近,港股若出现高位回吐,无疑是趁低吸纳的好时机。
本周外围市场方面,将迎来较多重要事件,例如欧央行货币会议、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美联储主席耶伦发表经济展望讲话、英国首相发表脱欧重要讲话等。上周特朗普的记者会令市场失望,期间并未提及任何财政刺激政策,不免令投资者对其经济方面的施政承诺感到担忧。上周美股个别发展,道指、标普高位回吐,纳指继续破顶,连创历史新高。近期美元指数曾跌破101关口,若市场对特朗普经济信心下滑,美股高位回调压力或加大。
内地A股周一盘中遭受重挫,特别是深成指及创业板指数均一度跌逾5%,沪指最低见3044点,尾盘方有所收窄。临近农历新年,市场亦无足够做多意愿,风险偏好急剧下降。A股分化加剧,所幸市场无较大利空因素,短线下行空间或不大,反而经济数据的持续改善,或能对港股带来正面指引。
可以看出,恒指弹升至23000点附近遭遇阻力,一方面是对此前连续上涨的技术性回调,另一方面则由于外围市场出现分化,限制了大市进一步做多动能。临近农历新年假期,市场参与热情亦下降,多重影响下,港股至本月底前或难有大的行情,恒指围绕23000点平台反复整固,短线可留意下方10天线约22600点附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