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对重要股东减持应加强监管

时间: 2017-01-17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随后,在近日证监会系统“一把手”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明确表示,证监会系统2017年工作要在“稳”这个主基调和大局下,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摸清风险隐患,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而从股市来说,要实现“稳”这个主基调,也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摸清股市风险点,就显得很有必要。
  那么,2017年股市的风险点在哪里?当然,2017年股市的风险点绝非一个两个,但其中有一个风险点尤其需要引起关注。那就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套现。
  实际上,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对于股市的“杀伤力”不可小觑。在2016年初的时候,投资者就曾见识过。当时股市一度因此暴跌。后来由于管理层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套现问题加以规范,才使这种“杀伤力”有所缓解。不过,进入2016年下半年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压力再次抬头,特别是重要股东的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给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以较大的压力。
  比如,最近华锐风电的大股东萍乡富海拉开了“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的序幕。这是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减持方式。该股东的减持还是一种“逃命式减持”。因为该公司2015年巨亏,2016年又预告亏损,所以该股东选择“清仓式减持”无异于是一种跑路行为。由于该股东的减持,该公司已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成了一家“无主公司”,成为股市里的又一个“弃儿”。也正因如此,该公司股价出现断崖式暴跌。
  这样的风险当然是投资者需要防范的。而当更多的公司出现这种断崖式下跌的时候,这种个股风险就有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风险。这也是监管部门要着力防控的。所以,2017年监管部门要摸清风险隐患,处置股市风险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必要列入其中。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有必要予以进一步规范,而不是放任其快速减持与清仓式减持。
  比如,规定业绩亏损公司的重要股东,在公司业绩没有实现扭亏之前,不得减持公司股权,避免重要股东通过卖出股权来转嫁风险,不履行重要股东应尽的职责。又如,规定控股股东的持股降至或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时,只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一次性转让给有意接手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企业法人或机构投资者,避免公司沦为无主公司。此外,除了变改公司控股股东外,重要股东每连续三个月通过竞价交易系统、大宗交易系统以及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以防止重要股东快速减持、清仓式减持。如此一来,重要股东减持带给市场的风险就可以降低到可控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