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评:沪指早盘大跌1.4% 三大指数全部失守整数关口!
时间: 2017-01-16 文章来源: 财经网
继1月6日核发14家公司的IPO批文后,上周五证监会再次下发10家企业IPO批文,如果盘点过去2个月,每周五证监会都会核发一次IPO批文。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全年发行248只新股,这个新股发行数量在A股历史上排第三,仅次于2010年的347只和2011年的277只。中金公司称,随着A股IPO加速,预计2017年将消化500家左右IPO存量,融资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
IPO发行提速对于大盘承受能力的冲击问题,市场依然存在争论。新华社周末发文称,IPO常态化可以“给力”实体经济。而证券日报今日则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今年以来至1月13日,创业板市场已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并且创业板指跌破1900点关口,有观点认为是IPO节奏太快,拖垮了行情。但2016年248家公司IPO募资1633亿元,规模总体上是适宜的、可控的,由于取消了新股申购预缴款,全年无巨额资金冻结,IPO对市场资金平衡的扰动大为降低。创业板整体回落,主要是由于前期创业板估值过高。经过这一轮相对彻底的洗礼,创业板中的优秀公司会更加突出。
但市场俨然有自己的逻辑。尽管上周五央行对21家金融机构开展3055亿元MLF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今日央行再度短投流动性,进行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19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650亿逆回购到期。今日净投放也达到了1650亿元。但大盘依然毫无抵抗的一泻千里。
今日早盘,两市直接低开,沪指开盘报3104.49点,跌0.27%。深成指开盘报9993.56点,跌0.15%,直接跌破1万点大关。创业板开盘报1897.45点,跌0.13%。在融资168亿后,乐视今日复牌开盘一度暴涨超8%,但这也未能拯救已经7连跌的创业板,三大股指随后猛烈下杀,沪指瞬间跌破3100点整数关口,创业板也跌破1900整数关口,三大股指3大整数关口全部失守,沪指早盘最大跌幅一度近1.5%,创业板跌幅更加剧烈以最低位收午盘,截止午盘收盘,沪指早盘收报3069.15点,跌1.4%,成交额969.2亿。深成指早盘收报9831.22点,跌1.77%,成交额1198.1亿。创业板早盘收报1866.57点,跌1.76%,成交额354亿。
板块方面,全线尽墨。保险、钢铁、银行、煤炭、石油开采、机场航运、白酒等蓝筹板块跌幅稍小,题材股则重挫,基因测序、云计算、手机游戏、半导体、大数据、股权转让、量子通信、物联网、锂电池等板块大幅下跌。
截至1月1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288.9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48.6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876.32亿元,减少21.63亿元;两市合计9165.25亿元,减少70.26亿元。两市融资余额四连降,创全年11月7日以来新低。
本周分析师们的观点聚焦在了新股发行过快和创业板连续下跌上, 16年12月IPO数量高达45家,目前新股单月发行量是自97年以来月度最高。虽然融资量上新股发行受到证监会的严格把关,新股的融资规模其实很小,市场其实所面对的仍是前期对大量上市公司定价过高的问题,这也体现在了创业板跌跌不休上。
华泰戴康认为2017年A股的主要配置逻辑既不是围绕PE,也不是围绕PEG,而是要买低市净率重资产行业面临ROE拐点后的PB修复:第一,我们看好盈利能力的中长期修复而非仅基于盈利,由于ROE=PB/PE,ROE上行周期PB比PE弹性大;第二,PE、PEG关注的是利润的增长,当前补库周期遇上产能周期拐点仍有认知差,周期性行业的稀缺产能价值面临重估;第三、2008年以来周期性行业ROE下行压制PB,反转后PB修复的弹性和持续性可观。
广发陈杰认为新股发行的影响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大:新股发行确实有所加速,但不必过于夸大其对A股总体供给端的冲击,最近两年的IPO融资规模仅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0.4%,而在2011年以前该比例都在1%以上。其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分流了创业板的资金。毕竟“稀缺性”是创业板高估值的重要支撑,而随着与存量创业板公司属性相仿的新股不断上市,将会明显分流创业板的资金,降低其估值溢价。
国信证券对比创业板现在和11-12年认为:当前业绩虽未出现2012年的下滑,但过高的商誉引发市场对业绩持续性的担忧;相对估值已低于2012年低点,但本身PE仍在高位;两轮下跌均有股东减持身影,但影响有限。风格重回成长的前提在于创业板业绩高增长再度印证和估值的充分调整,时间点有望是2017年中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