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从深度套牢到挣大钱 新三板基金“浴火重生”

时间: 2017-01-16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入冬”已久的新三板市场在回暖的春风中收官。
  2016年最后一天,三板做市指数以1.1%的年度最大单日涨幅告收。这根阳线也成为新三板新年走向的一个风向标。虽然过去一年,三板成指、三板做市两大指数持续阴跌,底部震荡。但悄然间,部分新三板基金的净值却创出了历史新高。在新三板里“茹毛饮血”近两年的投资群体,悄然告别窘迫,迎来“新生”。
  基金收益两极分化
  自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以来,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基金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中。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7500只新三板相关基金理财产品,其中,以新三板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有1387只。按类型划分,这些产品可以细分为私募证券、私募股权、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和公募专户。
  这其中,表现最为优异的是北京叁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智果奋斗新三板1期,根据其在2016年7月29日公布的最新净值,该基金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的回报率高达317%,这也是唯一一只回报率在3倍以上的新三板基金。
  紧随其后的是创金-鼎诺新三板和中盟泰-新三板7号,这两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262.9%、256.8%。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只基金的成立日期都在2015年6月之后,也就是说,这些基金的实际建仓期,可能都在2015年股市大调整之后。
  与此同时,表现较差的新三板产品则有广发资管新三板衡锐1号B、中融鼎新-融稳达3号新三板和中融鼎新-融稳达5号新三板,这三只基金成立以来分别浮亏74.8%、54.8%、53.55%。
  另据东财Choice数据的统计则显示,目前有净值披露的新三板基金963只,其中,311只基金收益为负,占比逾三成。
  格上理财的一名理财经理表示,2014年底至2015年初期间市场行情趋好,又有做市商制度等利好政策出台,不少资金疯狂涌入新三板市场,去年4、5、6月份是新三板基金成立的高峰时期。但随着三板指数大幅下跌,其中不少基金因高位建仓而处境困难。
  这其中不乏一些明星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产品。此前就有报道称,A股市场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旗下产品昀沣3号在去年四季度持续割肉中科招商,浮亏或有50%。
  高额收益何来?
  在整体疲弱的市场环境中,为何新三板基金投资回报率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位基金分析师对记者分析,除了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及资源外,基金的布局时间、投资集中度、乃至估值方式的差异等,均是造成最终展示净值不同的重要因素。
  另外,过去一年多的数据显示,在新三板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分散投资的基金业绩整体上不如“孤注一掷”的基金。
  深究智果奋斗新三板1期获得高额收益的背后原因,可以发现,该公司业绩来源主要应来自分豆教育的定增投资。
  分豆教育是新三板2015年的大牛股。它在2015年4月,曾经出现6.43元的极端低价,但此后在下半年,大部分时候它的价格却在40元以上,最高触摸过80元以上。
  而智果奋斗新三板1期在2015年8月曾以10元/股的价格全部认购了分豆教育于5月发布的定增预案,金额共计5000万元。11月17日分豆教育公布10转15的转增预案,转增后智果奋斗1期持有分豆教育1250万股,持仓成本降至4元/股。
  基金最新公布的净值日期为2016年7月29日,分豆教育当天二级市场收盘价为16.79元,彼时智果奋斗1期持仓市值达到2.1亿,账面浮盈319%。
  但如果智果奋斗1期没有及时减持的话,其投资盈利可能有大幅的缩减。截至2017年1月11日收盘,分豆教育股价跌到10.08元。
  与这只高净值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新三板做分散投资的基金业绩却普遍遭遇滑铁卢。以广发资管新三板衡锐1号B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4月,基金经理王俊爽作为资产配置老手,将主板投资逻辑带到新三板,用50%资金配置了货币基金,剩余一半资金用于广泛买入包括好买财富、融信租赁等股票,行业涉及金融业、制造业、水利等9大类。这种分散配置的投资思路本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但事与愿违的是,伴随着三板市场的一路走低,基金净值也跌入谷底。
  对此,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坦言,一般做分散投资的基金收益情况会更偏向市场整体,这种情况在A股随处可见。但新三板市场的持续低迷,这样的策略只会导致相关基金产品业绩不理想。
  2017年 蜕变与转折
  2016年的年终岁尾,“入冬”已久的新三板市场终于感受到稍许暖意,三板做市指数在12月的最后一周迎来五连阳。
  对此,好买基金新三板研究员周子涵对记者表示,去年年底,首批新三板私募机构做市名单出炉,公募基金入场的消息也被多次提及,市场对更多利好消息的预期,助推了新三板的此波拉升。此外,不少质地优良、符合条件的企业IPO,也加剧了新三板市场的炒作热情。
  仔细研究各家券商发布的研报可以发现,对新三板2017年的走势抱有期待的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监管层的暖风指引下,2017年新三板市场既是蜕变之年又是转折之年。
  华泰证券在其新三板2017年策略报告中表示,以向前姿态展望,新三板已经基本走出了流动性陷阱阶段,开始逐渐进入价值重塑阶段,对于新三板的定位也将逐渐明确并不断强化,这将重构投资者预期,推动市场加速向上。
  谈及普通投资者如何在诸多新三板基金中进行选择,周子涵坦言,首先,与A股市场不同,新三板更像股权市场,需要以一级市场逻辑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需要有深入的新三板企业跟踪研究经验,有能力在新三板企业中挖掘优质标的。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对新三板的有关政策及相关风险进行充分了解。
  不管怎样,随着市场和政策的暖意频频,新三板最需要的资金和关注度回来了。新的一年,新三板市场注定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