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刘劲津:2017年A股将跑赢港股

时间: 2017-01-14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经历跌宕起伏的2016年后,今年中国经济和股市会有怎样的表现?华尔街知名机构高盛亚洲首席中国策略师刘劲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结合国内外环境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6.5%左右,人民币兑美元仍有贬值压力,但股市回报可期,预计A股表现将强于港股。 刘劲津表示,2017年投资者可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美国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变。一直以来高盛对美国利率正常化的速度和幅度的预期都比市场普遍预期更为积极,预计今年美联储有可能加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美国经济基本面不错,基本达到全民就业,今年通胀压力也较高。如果美联储加息进度快于预期,美元走强的趋势将持续,人民币对美元面临进一步贬值空间,预计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会再贬值5%-6%,到年底达到7.3%。 另一方面是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今年是换届年。梳理过去二十年内的四个换届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每个换届年的政策都比较宽松,经济增长动力较好。因此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6.5%左右水平,宏观经济基本面仍然不错。 “结合国内外情况看,中国经济表现应该不错,汇率方面存在一定压力,股市方面预计H股将有10%左右的回报,A股会更好,回报率有望达到18%,预期沪深300指数到年底将升至4000点。”刘劲津表示。 从行业角度看,刘劲津建议投资者抓住三大主题。一是再通胀,他表示目前国内CPI和PPI上行动力非常高,受益于通胀上行的板块会是未来3-6个月的重要主题,包括石油、消费品以及保险板块。二是近年来一直看好的国企改革主题,受益板块如石油、军工等都有望在2017年有不错表现。三是人民币贬值,在这一趋势下出口板块的个股有望成为亮点。 谈及全球范围内的股市表现,刘劲津认为上半年发达市场会更好,预计美股全年呈现前高后低格局,主要驱动力是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预期变化。此外通胀回暖将令日本大为受益,因此非常看好日本股市。欧洲方面,尽管企业盈利增长不错,但今年欧洲政治不确定性较高,有多场重要选举,从而对股市形成一定压力。整体来看,上半年资金将回流发达市场,无论从基本面还是吸引力来看,发达市场都有理由走强。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一些此前投资房地产和债券的资金今年将转战股市,对此您有何预期? 刘劲津:去年底以来我们做了很多场路演,通过与路演期间接触的做债券投资的客户交流发现,他们普遍认为2017年一个大的主题就是资金会从债券和房地产流向股市。过去几年债券是大牛市,而如今美国已经启动利率正常化进程,国内利率上行空间虽然不大,但即便只是升一点,也给债券价格带来比较大的压力,所以今年债券投资应该很难做。 事实上这也符合我们的观点。比较国内不同资产类别的估值,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现金、理财产品,会发现股票的估值实际上非常有吸引力。预计今年中国上市公司会有11%-12%左右的盈利增长,这相对于其他市场是比较快的,再加上2016年股票大幅跑输其他资产,目前的买入点具有吸引力。综合估值、基本面和相对表现等因素,今年A股表现相对其他市场会好一点。 中国证券报:近期离岸人民币Hibor一度飙升,国内Shibor也显著走强,市场资金面趋紧状况会否持续? 刘劲津: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肯定比过去一两年要稍微紧一点。但从市场角度看,Hibor大幅走高的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回顾历史,在2016年初的几乎同一时间,离岸人民币Hibor也曾一度飙升,但只是维持几天而已。 国内Shibor走高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央行的一些措施。无论是Shibor还是七天回购利率,都是自去年12月初就开始慢慢往上走,我们认为这应该是在经济增长保证达到目标水平无虞的情况下,央行主动采取的一些收紧措施,目的是应对影子银行的快速增长。 全年来看,保增长仍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基于这点考虑,近期的国内利率上行应该还是短期现象。如果未来几个月出炉的一些经济数据趋向下行,政府在政策实施上会倾向于更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