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的一个普通散户 为何你一直不赚钱?
时间: 2017-01-13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A股一直被诟病为赌场,其理由很多,包括非市场化的干预、大量散户投资者构成、朝令夕改的政策等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证券法的严重落后,导致市场运转机制、惩罚制度等完全失效,IPO管制的结果使得A股上市公司天生自带高昂的“牌照价值”(管制还带来了寻租腐败),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A股犯罪成本太低,相当于变相鼓励企业去“犯罪”。对于一些严重造假、信披违规、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违法资本运作、坑害股东的上市公司来说,除了今年被杀鸡儆猴的欣泰电气外,在大多数时候证监会的处理方案都是罚款60万+书面警告。历史上几乎就没有因为诸如以上的上市公司的犯罪行为而被退市的案例,屈指可数的退市公司中大多是因为业绩连年下滑或保壳失败(股东内斗)。
从常理上说(在法律体系正常的成熟市场里),上市是一家企业的起点,企业上市的目的和长远的目标是做强做大自身,这不仅是对股东的负责(回馈IPO参与募资的股东)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做好业绩和口碑方便再融资);而在A股,除了部分优秀的公司在坚持“常识”之外,其余大量企业的目标并非做强做大,他们从未想着怎么好好经营企业,对他们来说上市即终点,他们的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拿到上市资格,上市后凭借A股上市公司这张“牌照”便可以疯狂的再融资、减持套现、装入资产,其中还有少部分企业在上市后面对主营业务的衰败,甚至破罐子破摔,以“做烂”企业为目标,因为做烂后便可以天价卖壳。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这样做完全没错。在财务造假、信披违规、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各种违法行为成本极低的情况下(60万),在“上市牌照”价值、壳价值、再融资、套现减持等极高利益的诱惑下,换你你怎么选?马克思说过: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甚至可以冒绞的风险。更何况现在仅仅是对面一些警告和60万的罚款,企业还有什么好顾忌的?为了顺利上市、为了圈更多钱、为了卖壳、为了高位减持……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上市公司是大赢家,那么投资人呢?显然,投资这些垃圾企业的人也不是输家,作为A股的一个普通散户投资者,我要是告诉你一个连年亏损、财务造假、股东各种违法,但股价低迷,市值很小股票,你估计会好好请我吃一顿饭。为什么?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想得明白这个道理,你面对最坏的情况就是企业60万罚款,企业不可能退市,如果股价低位,市值很小,你损失的下限非常低,而你潜在的收益非常高,如果企业成功卖壳、重组或股权转,你将面对N连板,甚至退一万步来说,即便退市了又如何?大不了三板熬一阵,等过几年重新回主板上市又是一条好汉股价涨个几倍的例子不甚枚举。
那么谁是输家呢?长期看所有人都是输家,只有少部分人在短期是赢家。整个市场失去了有效资源配置的功能,优秀的公司不受人待见(优秀公司保持10-20%的业绩增速根本没人看得上,股价每年涨15%这样的优质企业哪里比得过垃圾股几个月涨好几倍),垃圾公司被炒上天。优秀企业竞争力越来越不及那些吹牛造假玩资本运作能圈到大把钱的垃圾公司,就说打价格战,优秀企业烧的是自己辛苦赚来血汗钱,而垃圾企业烧的轻易到手的韭菜钱,谁烧的过谁?垃圾公司越玩越大,甚至可以收购那些远远比自己优秀的多的企业,上市企业收购没上市的企业案例太多就不说了,即便是已经上市的优秀也纷纷被垃圾企业的野蛮人盯上。
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家人心浮躁,大家都认识到辛辛苦苦经营企业不如去玩资本运作。越来越多企业目标不再是做强做大,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违法都要收割韭菜,至于韭菜们,也因为买垃圾能赚钱,心甘情愿的被收割。
在成熟市场,IPO并无管制,退市制度执行很好,企业一来没有造假上市的动力,二来违法成本极高很容易退市。虽然不能说资源完全有效配置,但大多数垃圾造假企业最终是以退市收场,散户要么认赔要么状告企业,优秀企业做强做大成为百年品牌,投资者赚取长期高回报,这就必然会形成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而A股恰恰相反,是一个劣币不断驱逐良币的市场。
当然,A股不过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债市、理财、资管等其他行业的离谱程度不比A股低。08年之后央行的宽松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的全方位失位导致了中国信贷的失控,由此带来的金融体系的疯狂野蛮扩张(A股乱相、影子银行、万能险、P2P、首付贷、通道业务、杠杆资管…),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疯狂的扩张和自我循环不仅没有服务于实体,反而是给实体带来了大量的恶果。
长此以往,虽然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包括房地产)越做越大,但整个中国经济离完蛋也越来越近。
央行是否能把今年定调的去杠杆去泡沫去金融的决心坚持下去,不向熊孩子们投降,将是决定未来数十年国运走向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