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秘书长贾红波:私募基金评价业务亟待规范
时间: 2017-01-13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在“2017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表示,私募基金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甚至超越公募,但对比公募基金的评价业务,私募基金评价业务还面临数据不全、标准不统一等难题。下一步,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大力推进基金评价业务自律规范,将私募基金评价纳入到基金评价规范体系中去,并探索建立私募基金评价的基本标准。
贾红波有关私募基金评价的现状和问题如下:
一、高收费增加行业负担。部分机构或组织以颁奖、排名为噱头,向机构索要费用或者各种利益。以评价为诱饵,吸引机构参加活动,增加自身知名度。
二、评价基础不牢固,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私募基金的估值标准不统一,分类标准不统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私募基金评价标准不公开、不透明,评价的随意性比较强。部分机构热衷于各种评奖、排名,以此来进行自我增信,扰乱了行业秩序。
三、部分评价缺乏独立性,存在私益冲突之嫌。一些机构或组织在做评价的同时,积极拓展自己的母基金业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存在利益冲突,有的甚至暗中打压竞争对手。长此以往,我国的私募基金评价行业将难以健康发展。
面对现实的难题,贾红波表示,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作为行业的自律组织,虽然自身不搞评级,但有责任遏制私募基金评价乱象,规范行业发展。
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一、大力推进基金评价业务自律规范。将私募基金评价纳入到基金评价规范体系中去,为私募基金评价行业定规立制。
二、探索建立私募基金评价的基本标准。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牵头若干优秀的私募机构和评价组织,努力弥补私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空白,探索建立私募基金的估值标准、分类标准、评价体系指引等,为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其中的原则是,私募评价的样本要足够大,业绩指标的时间长度要足够长而且可验证,评价方法要向协会报备并在协会官网上公示。
三、规范行业评价行为。私募评价不搞垄断,鼓励市场化竞争,同时落实行业自律准则,净化行业环境。对于优秀的私募基金评价组织,协会宣传推广其好的做法。而对于那些要挟机构、买卖排名等违法违规经营的评价组织,会采取自律措施。
四、鼓励增加社会责任ESG评价指标。随着绿色金融、责任投资的兴起,ESG(环境、社会及治理Environment,SocialandGovernance)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投资机构需要满足的不只是投资者,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利益关联方,如社区、产业、上下游供货商甚至环保。增加社会责任ESG评价指标,希望私募机构不仅要考虑传统的业绩规模指标,还要分析ESG等非财务元素,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