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展望2017 新三板投资市场报告:A股并购新三板企业分析

时间: 2017-01-12  文章来源: 易三板研究院
  新三板从2014年至2016年整整三年时间迅速爆发,已经有“一万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新三板成为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未来新三板将成为资本追逐的重要场地,释放大量低估值、高成长的优秀公司。
  新兴市场爆发过快,仍然有很多企业家、投资者对新三板认识不足,包括对新三板市场定位认识不足,对交易制度认识不足,对市场前景认识不足。在过去的2016年一年中,我们接待了大量的企业家、投资人,来咨询和询问关于新三板的投融资情况。如何“玩转”新三板?这是易三板研究院撰写本报告的重要原因之一,报告从一些角度给到大家答案。
  中长期,我们依然坚定看好新三板市场的商业机会。但对于一个只有“3岁”的新兴资本市场来说,几乎我们所有人都是市场的“学生”,学习市场规则,挖掘市场的潜力,虚心认知这个市场,寻找新三板的财富效应。
  对于新三板,我们的态度是:短期内不要期望过高,2017年才可能有意外的惊喜。
  ——易三板研究院
  1、A股公司投资并购新三板企业总体态势
  根据易三板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11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公司总共发起并购289起,涉及金额962.45亿元,其中87起已经实施完成,交易金额达157.16亿元,总体并购成功率为30%。
  2014年以来并购案例数大幅增加。从时间分布来看,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并购在2013年之前还是比较少的,从2014年开始,A股上市公司频频对新三板市场内标的发起并购,其中2014年并购事件为54起,是2013年19起近三倍,涉及金额121.64亿元,而到了2015年更是创造了88起的历史新高,涉及金额370.9亿元。今年前11个月,相关并购事件发生了86起,涉及金额351.9亿元,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热情在持续增加。
  最终成功实施的A股并购新三板事件也在快速增加,2014年有17个并购事件完成,远高于2013年的4件,交易金额达21.31亿元;2015年有18个并购事件实施完成,交易金额为45.81亿元。今年前11个月,有20个并购事件完成,交易金额为62.93亿元。但是随着2014年以来A股并购新三板企业事件数量快速增加,最终并购成功的比率却逐渐降低。2014年之前,平均并购成功率在60%以上,2014年以后却降至30%以下。
  2、并购方分析
  并购目的:多元化与行业整合为主
  从并购目的而言,企业并购一般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类。
  其中横向并购是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于同一行业,一般而言,双方有着直接竞争关系,横向并购能够完善并购方的产品线,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规模效应,比如:海尔对通用电气家电部门的并购,将使得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大大提升。
  纵向并购是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纵向并购一般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比如:最近刷屏财经圈的美的集团,对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巨头之一的库卡公司,发起的并购就属于纵向并购。工业机器人属于家电制造业的上游,如果该并购最终获批,将能够显著提升美的家电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混合并购是指处于不同行业、在经营上也无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并购方一般是处于多元化经营或者产业转型的目的发起的并购,比如:最近日本软银对英国ARM公司发起的并购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软银未来的产业转型方向。
  根据易三板研究院统计,2006年以来的A股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案例中,多元化战略、行业整合和横向整合这三项占比分别为38%,32%和21%,业务转型和借壳上市占比较少。
  并购股权比例:参股形式居多
  根据易三板研究院对A股上市公司已完成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案例统计分析,并购项目交易的新三板标的股权多以参股形式,即占股权50%以下,其比例为48%;其次为50%-100%,比例为34%,100%完全控股收购所占比例为18%。整体而言,并购新三板公司项目多数不以绝对控股为目的,这样可以一定程度规避并购投资风险。
  3、标的公司分析:行业分布不均,信息技术为主
  根据易三板研究院对已完成的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项目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并购标的各个行业都有涉及,但是分布非常不平衡。新三板成立以来并购标的最多的三个二级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这三个都属于信息技术领域。
  2016年1-11月的并购事件中,最活跃的三个行业中,前两个行业没有变化,仍然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排名第三的行业变成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并购动机分析:看重新三板潜在价值
  易三板研究院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很多上市公司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都面临着业绩下滑、亟需转型的情况,而快速实现业务转型的捷径就是进行跨行业并购。此外,一些上市公司需要并购同行业企业来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并增加市场占有率,也有一些企业希望通过并购来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
  而近三年新三板发展迅猛,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挂牌数量已超过8400家,新三板对企业有一定的信息披露要求,并且股转系统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这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搜寻并购标的的难度以及风险。所以,新三板逐步成为上市公司理想的并购标的池。
  自2015年末以来,挂牌企业数量在快速增加,同时新三板交易额与融资额却出现了明显下降,使得新三板市场的资金饥渴越来越严重,新三板企业的估值水平也逐步走低,更进一步增加了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意愿,所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出现了两个很明显的趋势,一方面并购事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并购估值逐渐走低。